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2016-11-27更新 | 338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2016-11-27更新 | 46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我们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步履之艰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人自建铁路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
②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兴建权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④地主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5 . 《(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材料中的“战”
A.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
C.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
2016-10-11更新 | 253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说:“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其中“违反时代潮流”是指(        
A.引进西方机械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维护封建政治制度
D.诱导私营企业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由此可见,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   )
A.培养维新人才B.创办新式学校
C.改革科举制度D.实行政治体制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材料说明
A.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
C.资产阶级革命得到西方的认可
D.国民大革命利用北洋政府与西方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史上进步的经济形态,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下列事件或现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过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实业救国思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李鸿章
A.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B.发现了洋务运动的根本弊端
C.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D.认为办洋务运动的重心应该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