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1840年至1895年间,外国商人在中国陆续建立了上百家外资工厂。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大规模发展船舶修造业和航运业;创建茶厂、纺织厂、制糖厂、皮革厂等技术不高但较好推销的商品加工厂;在港口以及河运枢纽城市等地建立造纸厂、玻璃制造厂、火柴厂等小型工厂。这些工厂的创办(     
A.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反映出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折射出列强侵华的主要目的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 . 观察下图,与此场景有关的是签订(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二十一条”D.《北京条约》
2022-11-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D.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 . 《湖北长江经济带历史地图》中,收录了一套1883年绘制的《湖广云贵旅行图》,该图制作精良,其中汉口地图的精度已经达到1/2 000,它是日军工兵小田新太郎绘制的。这一事实表明日本(  )
A.具有高超的绘图技术B.特别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
C.精确测绘中国地形地貌D.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近代史》中对某次战争如下描述:敌军第一军既在辽阳东路受挫,便决定冒险西侵,先攻占海城(今属辽宁),再对山海关发起进攻。对清军来说,敌据海城,将北窥辽阳、奉天(今沈阳),西迫营口、锦州,大局攸关。在此后的两个多月,清军先后发动五次规复海城大战,均未切断其后路。与该战争相关的是(     
A.民主意识空前的高涨B.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列强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
2022-08-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法、德照会日本政府,劝告其归还割占的中国辽东半岛领土,日本在向清朝索要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后,被迫归还辽东半岛。“干涉还辽”后,俄、法、德皆以“有功之国”自居。由此推知,“三国干涉还辽”(     
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C.改善了清朝与俄法德的关系
D.遏制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
7 . 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甲午战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B.政府重视铁路交通运输业
C.辛亥革命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D.民族独立是交通发展前提
8 .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B.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制度完善
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D.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工业发展
9 . 1894年黄海海战战败后,孙中山等成立了兴中会;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推动维新变法,严复首提“救亡”口号;1896年,开始出现学生赴日留学潮。据此可知,1894年后
A.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崩溃B.国人救亡图存探索呈现多元化
C.清朝开始注重维护国家主权D.变法维新成为了社会大众共识
2022-06-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甲午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这一举措
A.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B.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开始
C.适应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需要D.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2022-05-3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