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是近代中国一些地方官员围绕企业资金筹集问题而发表的言论。该材料可以说明当时(     

人物

创办企业

言论

湖广总督张之洞

汉阳铁厂

然此乃中国自强要政,臣既奉旨饬办,亦断不敢因经费困细致沮成功。反覆筹思,谨就湖北物力之所能办到者,筹一节省腾挪之法。

云贵总督岑敏英

云南矿业

官商大贾多在闽、粤、上海一带地方,而上海尤为总汇之处,须于彼处设法招徕,如克迅速集事

黑龙江将军恭镗

漠河金矿

惟有招摹津沪商人醵资(凑钱)来江承办
A.地方势力崛起威胁中央集权B.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资金D.早期近代化在困境中艰难探索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考模拟历史卷
2 . 社会进步推动教育发展,而教育发展也推动着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发展到鸦片战争以前,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它是封建社会结构下的教育,在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上起支配作用的是科举取士制度。这种传统教育,在创造和传承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起过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860年冬,主持外交的恭亲王奕䜣奏请设立专门学馆以培养请练外国语言文字的翻译人才,他说:“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赀请中国人讲解文义,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1862年8月14日,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启动关防;英文馆开学,延请包尔腾充任教习,教授英语等课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兴起的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对中国教育有什么历史认识。
2024-06-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一中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洪秀全在分析“万国一家”的原则时说:“尧舜病博施,何分此土彼土;禹稷忧饥溺,何分此民彼民;汤武伐暴除残,何分此国彼国;孔孟殆车烦马,何分此邦彼邦。”这反映出洪秀全(       
A.初步具有了近代外交理念B.理性反思传统闭关锁国政策
C.重视革命的农民阶级本性D.宗教思想体现中西文化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京师同文馆1876年启用的《五年课程表》,其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是(       

首年

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二年

学四元解、几何原木、平三角、弧三角

三年

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年

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年

开国公法、公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系统学习西方B.着眼变法改革
C.践行中体育用D.应对千年变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小张同学搜集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史料,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是(     
1864年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
1883年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1894年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日本乘机出兵朝鲜
A.瓜分中国狂潮B.甲午中日战争C.清末边疆危机D.探索国家出路
2024-05-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写的书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不再提什么“盛世”之类的门面话,而是直截了当地呼唤“救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B.洋务运动的深刻启示
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D.国民教育的日益普及
2024-05-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70年出版的《墨余录》中记载了时人描写上海机器局的景象:“设立厂房,……巨机上架横梁,下置轮盘,绕以皮带,联于通力轮轴,轴置铁条,各缀铁球,以通蒸釜。”这表明该局(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B.能够实现创办企业的初衷
C.是中国第一家近代企业D.得益于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2024-05-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光绪年间,有些大臣以此来检索此前所订条约的失误,认为“从前中国与各国立约,多仓猝定义,又未谙西洋通例,所损颇多。”这反映了清朝部分官员(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逐渐产生国家主权意识D.始用国际法改订条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53年,曾国藩创建湘军,官佐从儒生中挑选,兵丁从朴实务农类人中挑选,官兵俱来自湖南省,以捍卫孔孟传统为使命。同时湘军的兵丁由官佐招募,兵丁对招募他们的官佐效忠;而官佐则矢志效忠曾国藩。这表明(       
A.儒生构成了湘军的主体力量B.中央政府的权威潜藏挑战
C.旧有兵制开启近代化的转型D.太平天国动摇清廷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54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某官员在一份考察太平天国活动的报告中写道:“原本以为一个年轻的刚刚通过斗争而生存的势力,将会是一心渴望得到欧洲人的帮助和合作……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这反映出(     
A.列强扶持太平天国取代清政府B.太平天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性
C.列强与清政府联合镇压太平军D.太平天国中断与外国的通商贸易
2024-05-05更新 | 109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2023届高三2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