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下面是清政府经营的部分近代企业简表,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局/厂地点时间创办人简要情况
安庆内军械所安庆1861曾国藩造子弹、火药等,试造小火轮一艘,延请徐寿、华蘅芳等人任工程师
上海洋炮局上海1862李鸿章英国人马格里主持,造子弹、火药。次年迁至苏州
苏州洋炮局苏州1863李鸿章除原从上海迁来的设备外,新购“阿斯本舰队”上为海军制造军火的机器设备,造子弹、火药。后迁南京
A.厂址在通商口岸B.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C.都由汉族官僚兴办D.都引进了外来人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史上进步的经济形态,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下列事件或现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过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实业救国思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 . 下表是《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时间内容
1862年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1863年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1866年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1867年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1872—1875年派遣留美学生120人,学习自然科学(声光化电算法及制器)
1887年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①注重外语和科技教育                 ②重点培养军事和实用技术人才
③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④使西学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导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
B.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而备受推崇
C.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经验
D.昭示了近代革新历程的一脉相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53年5月21日伦敦一家大茶叶公司的一段通信中写道:“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
B.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大举进攻上海
C.太平天国运动引起了社会动荡
D.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
6 . 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持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总理衙门失策和朝廷猜忌
B.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慈禧太后无主见
D.同僚倾轧、武器落后和军费不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李鸿章
A.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B.发现了洋务运动的根本弊端
C.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D.认为办洋务运动的重心应该转移
8 . 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贵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以下近代企业体现李鸿章这一思想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安庆内军械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