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李鸿章说:“此次……实获两个好的结果:第一,欧洲陆海军之战术方法,并非应有白人所独有,黄人亦能用之,并证明可收到实效。其二,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对李鸿章所评述事件理解准确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引起权力结构变动B.洋务运动富国强兵实效显著
C.甲午战争失败激起民族救亡热情D.八国联军侵华促进民族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表为1873—1910年中国手工制品、半制品与机制品、半制品占比变化表(单位:万关两)。由此可知晚清时期(        
年份手工半制品机制半制品手工制成品机器制成品
数值占比(%)数值占比(%)数值占比(%)数值占比(%)
18732597.538.4____________4049.059.9118.11.7
18933312.333.611.70.16228.163.3291.63.0
19033686.923.63151.020.27052.245.21714.810.1
19104988.921.84531.919.810777.647.12589.711.3
A.新旧生产力在竞争中并存共生B.新生产方式的成长举步维艰
C.手工较机器工业更有市场优势D.机器工业的先进性逐步彰显
2023-04-28更新 | 38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先后设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翻译机构,近代翻译事业逐渐兴起。到1900年共出版了各种西书555种,涉及天文学、物理、数学、公法等领域。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     
A.是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B.主要关注近代政治制度变革
C.促进了广大民众的思想解放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乾、嘉时代的学者多致力考证学与理学,道光后期这些学者认为必须有所更张,取人之长。最早实践这一转变的是
A.《海国图志》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工业革命与洋务运动

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运用中国和英国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结构完整。
2022-05-08更新 | 30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895年,面对险峻形势,清朝朝野一时议论纷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5年5月11日

光绪帝颁发朱谕: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虚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

——《清实录·德宗实录》

1895年7月19日

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俄国)与中国乃二百余年盟聘邻邦,从未开衅......(俄)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已实受其益,倭人凶锋藉此稍挫,较之他国袖手旁观、隐图商利以相去远矣。正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

——张之洞《密陈结援要策片》

1895年7月20日

陕西道监察御史史熙麟上奏:(洋务新法)皆为邪说,商货已变,并及朝政,军器已变,并及文事,尽破成例,尽坏成法。

——史熙麟《法无可变宜斥邪说以塞乱源折》

1895年某月某日

苏州秀才包天笑(时年19岁):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的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吗?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评析上述材料中的言论。(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中一人或多人的言论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2-04-21更新 | 980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有学者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质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力图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这反映出《天朝田亩制度》
A.契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潮流B.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严重脱离农民的实际要求D.主张均分土地给农民所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2021-06-13更新 | 13468次组卷 | 107卷引用: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

9 . 1860年,曾国藩上奏清廷表示“吾方以全力与粤匪相持,不宜再树大敌”,主张“俟该夷(英法)就抚”。1870年,曾国藩奏曰:“道光庚子以后办理夷务,失在朝和夕战……遂至外患渐深……“惟赖守定和议,绝无改更,用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据此可知曾国藩

A.未能认清西方列强的侵略意图B.对外妥协的倾向有所转变
C.企图借助列强的力量发展洋务D.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2021-05-28更新 | 48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中国内战的爆发时间恰恰与美国内战几乎同时,这使得英国面临同时失去两个市场的风险,因为中国既是英国最大的茶叶进口市场,又是鸦片倾销市场;美国则是它的长绒棉进口市场。这种失去对英国棉纺织业是致命的,这就使英国想办法恢复其中一个秩序,于是美国内战从旁影响了中国内战的结局。这可以用来说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B.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经济秩序D.中国内战和美国内战都带有反殖民主义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