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此皆为邦大略,小弟于此类凡涉时势二字,极深思索,故于古所无者兴之,恶者禁之,是者损益之。大率法外辅之以法而入于德,刑外化之以德而省于刑也。因又搞知圣心图治大急,得策则行,小弟诚恐前后致有不符之迹,故恭录己所窥见之治法,为前古罕有者,汇成小卷,以资圣治,以广圣闻。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谷,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诸凡可否,有宜于后,不宜于今者,恳留为圣鉴,准以时势二字推行,则顶起天父、天兄纲常,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矣。

——洪仁玎《资政新篇》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洪仁玕著作《资政新篇》的背景
(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洪仁玕其人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将中国分为“中地、满地、蒙古地、前藏、后藏”,又认为西方各国与天国信仰相同,是兄弟之国,甚至后来把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归于“洋兄弟”的背信弃义,这说明洪仁玕
A.浓厚的封建小农意识B.狭隘的民族观与狂热的宗教情节
C.外交思想具有前瞻性D.对中外反动势力缺乏清醒的认识
2022-01-22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洪仁玕,是最早加入太平天国起义组织拜上帝教的早期会员,是天王洪秀全族弟。洪仁玕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历法,参加科举失败后以教私塾为生。他在思想上深受其兄长洪秀全思想影响。洪秀全在广西发动起义时,洪仁玕尚在广东清远游历,未能参加金田起义。洪秀全率军离开广西,清廷在广西搜捕洪秀全亲属,未能赶上起义军的洪仁玕被迫逃亡香港。洪仁玕在香港,结识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受洗入教。韩山文死后,他任布道师,学习天文,留心西方文化,通过学习,洪仁玕的思想认识达到了新的飞跃,他再也不是过去那个仅有农民意识的人,他已成为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洪仁玕后来得到传教士资助,从香港抵达南京,加入了太平天国。这时正值天京变乱之后,早期的领袖或战死沙场,或在内江中被戮,翼王石达开又率兵出走,朝中无人。天王不得不倚重洪仁玕,不出一月,累累加封而至“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命他总理朝政。为了挽救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了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这是近代第一个完整的向西方学习的纲领。洪仁玕见识不凡,但缺少行政、军事才能,他得不到太平军将领和士兵的支持,《资政新篇》也未能推行。

——根据沈渭滨《洪仁玕》整理


(1)根据材料,分析洪仁玕思想的来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原因。
4 . “理想天国”的不同设想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枕处不足,别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阿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

材料二 洪仁玕早年长期居住在香港,1859年返回内地,任太平天国总理,全权处理大小事务。在《资政新篇》中,他为建设“理想天国”提出一系列建议,如:①成立某些地方自治机构,管理地方财政、乡兵、教育、医院以及社会救济事业等。②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兴办银行、发行纸币等,准许私人投资,奖励发明创遗,保护专利等。③与外国通商,平等往来等。

分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关于“理想天国”的不同描述,结合所学简述产生此不同的原因。
2021-05-11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