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A.加速了清朝统治的瓦解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受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D.获得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2023-10-2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空间”。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022-11-12更新 | 339次组卷 | 58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37年,清朝先后有10位总督,其中7位旗人,同年任巡抚者20任,其中8位旗人。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占3任,担任巡抚的19人中,清一色全为汉员。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清朝中央权力下移导致中央集权弱化B.两次鸦片战争促使清朝变革固有官职
C.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清朝的权力结构D.满汉民族矛盾激化导致统治集团分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粵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
B.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革命派
C.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
D.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
2021-07-23更新 | 340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2021届高三5月模拟(2)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2021-06-13更新 | 13534次组卷 | 107卷引用: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64年后,清廷急欲恢复江南地区的八旗兵驻防旧制,但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旗兵制改革,江宁(即南京)驻防旧制也未能完全恢复。这主要是因为
A.农民运动的沉重打击B.新军军制已取代八旗旧制
C.清政府权力结构变动D.江南地区的经济遭受重创
7 . 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表(银数单位:万两,1鞘=1000两)。据此表可知, 当时
A.协定关税致使税收锐减B.五口通商增加地方收入
C.清政府的统治面临瓦解D.农民起义导致财政困难
2021-06-01更新 | 38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1届高三第12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太平天国治下江南七郡粮食均价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的江南地区
A.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经济中心地位继续稳固
C.人地矛盾问题十分突出D.粮食供应受到清廷扼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60年上海租界人口激增至30万,1862年又增至50万,一度达到70余万,为近代上海的崛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租界面积的急剧增加B.中外经贸规模不断扩大
C.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动D.江浙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10 . 1843年,洪秀全在表兄的劝说下开始认真研读宣扬西方基督教教义的《劝世良言》,从最开始不理会到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洪秀全对《劝世良言》的态度变化说明
A.近代中国社会内部主要矛盾迅速激化
B.西方基督教在中国具有广泛基础
C.基督教教义迎合了洪秀全的心理转变
D.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基督教的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