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当太平天国起义席卷清王朝半壁江山之际,列强又乘机大举入侵,清廷处于危局之中,统治者被迫逃亡。危机缓解后,清政府(     
A.全面新政,应对民族危机B.学习西学,筹办洋务企业
C.顺应潮流,鼓励民间设厂D.调整政策,充当列强工具
2 . 如图是描述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的漫画。下列诗句与之相似的寓意是(     
A.有心栽花花不开B.千树万树梨花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D.百花齐放春满园
3 . 咸丰元年(1851年),曾国藩上奏称:“官吏之浮收,差役之滥刑,真有日不聊生之势”,“百姓怨愤,则抗拒而激成巨案”,“国以民为本,百姓之颠连困苦,苟有纤毫不得上达,皆臣等之咎也”。这反映出当时(     
A.集权理论的深远影响B.官民纠纷的空前激化
C.封建统治的危机四伏D.统治阶层的自我革新
2022-07-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英国学者R.5.Gundry指出:“也许因为中国是被迫开放与外国通商的缘故,所以它最初表示愿意采用的西洋方法很自然是在武器方面。它认为它的战败是由于外国武器和舰艇的优越性,所以它自然地愿意在这方面和这些近代的敌人并驾齐驱。”该学者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兴办军事工业B.抵制列强侵略C.发展资本主义D.维护清朝统治
2022-07-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晚清时期,清政府陆续向18国派驻使团,职掌各有不同,其中遣使德国的主要原因是“订购船炮”。清政府向德国“订购船炮”是为了(     
A.镇压太平天国B.抵抗英法联军C.推进洋务运动D.开展戊戌变法
6 . 1872年,李鸿章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这一建议促进了(     
A.大型百货公司创建B.富国强兵目标初步实现
C.工厂制度开始引进D.民用股份制企业的出现
7 .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许多著名新式学堂,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些新式学堂

年份

1862

1866

1876

1880

1887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广东水陆师学堂

类别

外语

军事

科技

科技

军事

A.终结了科举选才制度B.类型单一很难实现预期
C.立足培养实用性人才D.实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8 . 曾纪泽在《中国先睡后醒论》中写道:   “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 焦及眉毛,俄国之僭 伊犁, 法国之吞东京,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地, 势极形危险。盖自庚申一炬,中国 始知他国皆清醒而有所营为……窃以此际,中国忽然醒悟。”   “忽然醒悟”所推动的 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起义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
9 . 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主张
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
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
2022-06-08更新 | 5718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10 . 19世纪60—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部分开明人士,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史称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