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李鸿章再次致电丁汝昌称:“速带六船来(大)沽,面商往旅(顺)拼战、渡兵运粮接济;成败利纯,姑不暇计,尽力为之而已。即刻起碇,勿迟误。”此材料表明李鸿章对此战的态度是(       )
A.备战迎敌B.妥协求和
C.退让保船D.消极避战
2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推翻清朝统治
C.掀起民主革命D.寻求救国之路
2020-08-07更新 | 766次组卷 | 54卷引用: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07-12更新 | 5566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0年江苏卷历史高考试题
4 .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C.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2018-06-19更新 | 14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34次组卷 | 14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谷玉霖,来远舰炮手,1946年5月18日口述
“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覆。《芝罘快邮》(外商报刊),1894年10月1日报道
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大东沟战况析》,李鸿章1894年10月7日报告

A.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
C.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
2017-09-23更新 | 994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9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8 .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6-11-27更新 | 23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统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2016-11-27更新 | 256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