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李鸿章辩解说,单靠他的北洋舰队和淮军来对抗日本全国的力量,自然无法取胜。这一说法
A.客观分析了战败原因B.认为日军力量强于中国
C.使中国在战争中被动D.试图为其指挥失当开脱
2020-07-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70年代,江南制造局经费收支状况大致是,光绪元年(1875年)达到接近55万两后,次年开始出现小幅下降,光绪三年(1877年)减少至20万两,光绪四、五两年(1878年、1879年)虽有所回升,但亦未达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水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实业救国思潮日渐衰退B.自强运动潜藏发展危机
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洋务企业竞争意识不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领域表述
政治清政府继续存在了48年,期间一度还出现了“同光中兴”。60年以后,中国又掀起了另外一场革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经济贸易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向长江流域
社会促使一部分“拥清”力量演化为“反清”力量。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甲午中日战争失利并未中断中国近代化进程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4 . 魏源就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曾作诗:“同仇敌忾士心齐,呼市俄闻十万师……前时但说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纵夷。”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魏源热情讴歌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魏源认识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③魏源声讨投降派为侵略军解围的可耻行径
④魏源公开反对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10-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
189469.496.2624.25
190062.9911.2025.81
190555.7114.0430.25
191050.8916.1432.97
191448.3120.39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19-01-30更新 | 2766次组卷 | 6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祥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对上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政治领袖们的自强运动大大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B.误国突出表现为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战败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是政治领袖们避战的结果
D.时人多方掣肘是导致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扶植代理人B.清政府逐渐强化中央集权
C.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D.科举考试增加汉人录取率
8 . 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
C.突出实用效率,批判祟洋虚无
D.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称之为“反封建”。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的统治”不等于“反封建”
B.“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C.“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
D.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杨秀清去拜谒了当地的孔庙,这让高呼‘打倒孔妖’的天国领袖洪秀全相当尴尬,由此开启了杨秀清所主导的儒家路线与洪秀全所主导的拜上帝教路线之争。”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洪、杨已转化为地主阶级                  ②这实际是世俗权力之争的延伸
③洪秀全代表传教士的利益                  ④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理论指导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