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与材料反映的观点无直接关系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开平煤矿D.继昌隆维丝厂
2 . 自强工业化运动首先关心的是国防,因此国防和军用工业的发展首先受到关注,紧接是直接支持军备制造的重工业,纺织厂及其他轻工业则较晚出现。上述工业化进程
A.借鉴了西方近代国家工业化的经验B.是“内忧外患”形势下的主动自救
C.使近代民族工业的轻工业发展薄弱D.保护了国内消费市场免受外来入侵
3 . 总理衙门大臣对本署事务实行集体负责,有关公务的奏折必须联名上陈。总理衙门成立后,各项新式事务遭到部分清流派人物频繁地上书反对;主持洋务的恭亲王奕䜣和慈禧太后则将倭仁、翁同龢等清流派官员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这一策略
A.保证了自强运动的实践成功B.有利于近代化运动的开展
C.促进西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D.改变了保守派的思想认识
4 . 1864年,李鸿章强调“今昔情势不同,岂可犯于祖宗之成法,必须尽裁疲弱,废弃弓箭, 专攻火器。”左宗棠也认为“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 二者思想观点的共通之处在于
A.学习西方先进科技B.统一军事指挥权
C.建立装备精良海防D.推动发展工商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李鸿章曾向朝廷建议“应劝谕华商,集资购器,设局自行制造,以敌洋产而保利源。”当时另有官员认为上海、武昌等地用机器织布纺纱,“诚宜推之各省及各郡县,官为设法提倡,广招殷商。”这段材料说明
A.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洋务派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后盾
C.洋务派主张吸收民间资本实现求富理想
D.清朝政府对民间投资设厂持放任态度
6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大城市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1-04-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2-13高一下·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该观点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该观点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该观点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该观点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021-03-02更新 | 187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段考历史试卷
8 . 下图内容节选自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人物年表。该人物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左宗棠
2021-0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师夷长技的践行者”晚清名臣曾国藩被誉为洋务运动的领袖:开办中国第一家兵工厂,创建中国第一家翻译馆,送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1860年,他在一份奏折中提到:“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以迂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谈谈你对曾国藩实践和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12-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太平天国时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B.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C.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D.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2020-12-16更新 | 32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届山东青岛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