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98年,亲历甲午中日战争的四川提督宋庆,为纪念战争中殉国的毅军将士,撰写《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其中写道:“军旅所需,百无一办”,“徘徊观望”,“败不相救”,主将“振臂一呼,踣者起,疲者奋,裹创肉搏,赴死无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碑铭的主观性太强价值不大 ②体现毅军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
③揭露了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 ④揭示甲午战争失败的一些原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4-20更新 | 33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1880年,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工。他寄望:“今日之学徒,皆异时师匠之选,将来一人传十,十人传百,由关内而及新疆,以中华所产羊毛,就中华织成呢片,普销内地,甘人自享其利,而衣褐远被各省。”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时清政府已经收复新疆   ②完整的学校制度建立起来
③该织呢局是洋务民用企业   ④内地民众放弃了传统服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