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2年,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成立。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等新式学堂三十余所,派遣留学生,主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并大量翻译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著作。这些举措(     
A.培养了近代化实用技术人才B.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意识
C.开启了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羁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下图是中国在1876—1880年间钢铁进口量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民间设厂限制的放宽B.清朝政府的国防建设
C.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D.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3 . 下表是1894—1914年的外国在华资本结构表(单位万元)
工业交通业商业金融业合计
18942,7912,6159,2846,68021,370
191437,69064,43567,96814,515184,608

据表中的统计信息可知(       
A.甲午战后西方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B.工业是列强对华投资的重点
C.西方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有改变
D.列强已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写道:“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对此认识最佳的是(     
A.划出了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的历史界限B.维新运动相当于洋务运动的继续
C.两种做法都认为唯有变法才能救亡图存D.认为“小变”是全变的必经阶段
5 . 张之洞在《劝学篇》自序中反复申明,该书外篇所列学习西方的诸项内容都与六经之旨、三代之义相合,中国“圣经之奥义”“可以通西法之要指”,中国虽未“习西人之技,具西人之器,同西人之法”,但“已发其理,创其制”。张之洞这些言论旨在(     
A.减少学习西方的阻力B.推进洋务运动的开展
C.为戊戌变法提供指导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6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找通往伟大复兴光明道路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无限光明、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洋人已让满清士大夫们饱尝到了“利器精兵,百倍中国”的厉害。自强之计,首重武备,这是当时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少数先知先觉者的共识,发展军工转而促生洋务派对教育的关注,由教育再及于民用工业之建设。但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千头万绪,牵连甚多,洋务派未尝拿出一个全盘计划,而是在摸索走向近代化的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

——邵达《华夏史录(下)》

材料二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同志们:

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我们命令你们:(一)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推动实现一九四九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洋务派推行“洋务新政”的目标,分析“洋务新政”的意义与失败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布的历史背景,指出这一命令发布当天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并简述这一军事行动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指出为“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所颁布的法律。祖国完全统一的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请从经济保障和民心所向的角度加以简要说明。
7 .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外国资本的大力援助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清朝政府的政策调整
8 . 1875年,洋务派开始筹办海军,随后不光李鸿章从国外购买军舰,驻南京的南洋通商大臣以及福建和广东两省的官员也相继从国外购买军舰。至甲午战前,全国至少建立起四支互不统属的海军舰队。这一状况
A.实现了海军强国的目标B.促成了民用企业的兴起
C.导致了地方割据的出现D.埋下了甲午战败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这是因为(        )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B.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D.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