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当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时,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这场运动(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企图B.具有反帝反封建色彩
C.引起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D.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
2 . 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1)八国联军占领________后,继续派兵侵略其他地方,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________。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2)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________”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2022-11-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也存在盲目排外行为。
(2)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________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2022-11-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义和团运动是在________的斗争中兴起的。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________
(3)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________很多州县农村。
(4)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________的举措。
2022-11-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5 . 救亡图存:农民阶级:发动___________________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义和团运动提出“_______________”口号。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____________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______________运动。这些都未能挽救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
2022-11-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6 . 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______________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__________空前严重;洋教势力的猖獗。山东遭到了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义和团运动首先在_____________兴起,斗争矛头指向腐败的______政府。后来,义和团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口号,进入京津地区。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__________”代替“____________”,并承认其___________地位。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是____________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__________的阴谋。
●“扶清灭洋”:一方面具有爱国的性质,反映出中华民族与_____________矛盾的尖锐性;另一方面“________”,不能认识清政府的阶级本质,显示出其愚昧性;“________”,仇视一切西方文明,盲目排外,显示出其落后性。
2022-11-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期间,慈禧采取了两面手法。一面煽动盲目排外的狂热情绪,与义和团配合进攻东交民巷;一面又通过清廷驻外公使向列强表白:“照前保护使馆,惟力是视。此种乱民,设法相机自行惩办”,指令荣禄“明攻暗保”,还派官员到使馆慰问。这说明(  )
A.义和团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B.义和团成了清廷利用的工具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农民运动D.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再致割地赔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北方数省。为阻止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蔓延至自己的辖区,东南地区的官僚买办等势力在列强的诱致下,以“保全疆土”为幌子,达成所谓“互保”意向,这就是近代历史上的“东南互保”。这说明,“东南互保”(     
A.遏制了列强在华扩张的势头B.瓦解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
C.导致地方实力派与朝廷对抗D.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9 . 义和团运动评价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_____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_____的深渊。拆铁道,拔线杆,毁坏火轮船
2022-10-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义和团运动结果:在_____联合镇压下失败。
(1)八国联军出兵镇压。
(2)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
2022-10-2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