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0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C.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2 .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016-11-22更新 | 26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四次考试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慨叹“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说明
A.列强不愿意瓜分中国B.列强的实力弱于中国
C.义和团的抗争粉碎了列强的图谋D.列强都想单独占领中国
5 . 20世纪初,中国出现“文明排外”的思想。其直接原因是
A.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反思B.对西方列强侵略的认识逐渐全面
C.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思想的影响
6 .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义和团揭帖说明了。
①义和团盲目排外
②义和团具有迷信色彩
③义和团扶清灭洋
④义和团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7 . 下面是一张义和团的告示:“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自道光以来,夺取我们的土地,骗取我们的金钱;蚕食我们的子女如食物,筑我们的债台如高山;焚烧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对此理解最为完整的是(     
A.义和团运动具有宗教战争的性质B.义和团运动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
C.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D.义和团好比红卫兵,守旧势力好比林彪
8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外国侵略者的镇压③清政府的绞杀④领导集团内部为争权夺利而使自身力量严重削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下列史料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料史论
A宋代“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商业税成为宋代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B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近代中国人崇洋媚外心理普遍
C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义和团运动排斥西方宗教
D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计划经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孙中山说:“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孙中山这一认识基于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