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义和团运动背景
(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______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直接原因:______斗争的兴起。
2022-10-0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义和团运动
背景
民族矛盾《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宗教矛盾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刺激因素德国强占________,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经过
兴起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发展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失败①1900年5月28日,八国联军出兵镇压义和团;
②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③后来,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评价
积极①具有强烈的_____倾向;②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外国列强彻底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局限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2022-09-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3 . 知识表格填写
阶级挽救危局的努力进步性局限性
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____”开眼看世界;学西方,未实践;
地主阶级洋务派推行新政的系列举措称“____”:创办____工业和____企业,还办了培养____的学校,建成了以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器物变革”;中国早期____尝试:经济、军事、教育等近代化。开器物,未救国;无制度变革或“换汤不换药”;
清政府,地主阶级顽固派洋务新政、戊戌政变、“东南互保”、清末新政;客观利于中国近代化等;“换汤不换药”
农民阶级①太平天国运动:建号____;定都____;北伐、西征,颁布《____》和《____》;②义和团运动:口号“____”太平天国沉重打击____的统治;____崛起,权力下移;义和团具有强烈的____倾向;①农民阶级的时代局限:中外联合;②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狭隘(提不出科学、切实的纲领,不可能冲破封建思想)、自私(天京变乱);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改革措施除____外均被废;开启制度变革;思想启蒙;推动____发展;缺乏可靠的____,无严密____,无实权,急于求成等;

2022-08-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义和团的兴起,源于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引入引发的________的冲突。
2022-06-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5单元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义和团运动的最大功绩是________
2022-06-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5单元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客观原因是________
2022-06-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5单元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7 .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八国联军中的“奥”是________
2022-06-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5单元
8 . 6月中旬,大批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________
2021-10-3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9 .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________义和团
2021-10-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0 . 评价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________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________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2021-10-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前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