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晚清某一历史事件改变了列强的对华政策,减缓了当时列强殖民中国的步伐,正如当时谚语所讲:“老百姓怕官,官怕洋鬼子,洋鬼子怕老百姓”。列强意识到利用虚弱不堪的清政府统治中国百姓,显然比列强直接派总督统治百姓会更有效。该历史事件的口号是(       
A.“扶清灭洋”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师夷长技以制夷”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2024-03-22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孙中山曾回顾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无不视他们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庚子义和团运动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肘叹息”。舆论的变化反映出(     
A.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B.反清革命有广泛群众基础
C.辛亥革命提升了民族观念D.国人参政热情的空前高涨
2024-03-21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中清廷从传统的异端方面寻求支持,而不是依靠土人,多少说明政府已接受中学正统不足以救亡的观念;反过来,对士人而言,启用“子不语”的怪力乱神,或意味着朝廷行为已类似当年的洪秀全、杨秀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清政府已暴露其反动本质B.清政府不再固守体制统治
C.知识分子逐渐疏离清政府D.民主革命已具备思想基础
2024-03-13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到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再到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最后到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贯穿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是(     
A.国家出路的探索B.早期近代化的尝试C.学习西方的深入D.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024-03-0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所载,1900年6月,慈禧太后决定“招抚”义和团,对各国宣战。此时在广东的李鸿章接到宣战诏书以后,当即以为:“此乱命也,粤不奉诏。”随后授意邮政大臣盛宣怀与东南各省的督抚刘坤一、张之洞等策划同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保护条款》。据此分析,李鸿章等人的举动(     
A.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B.避免了中国东南各省遭列强侵略
C.反映了东南各省督抚的卖国行径D.表达了对义和团运动的大力支持
2024-02-25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龙集联中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1891年的宣传画《鬼拜猪精图》。该宣传画(     

A.受“扶消灭洋”口号影响B.易于激发民众的抗争精神
C.抨击义和团运动愚昧无知D.讽刺清政府对外软弱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陈独秀在1918年《新青年》中称义和团是“怪物”,在1924年《向导》中说义和团排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从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可知(     
A.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B.口述史料必须与学术研究结合
C.多种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D.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01年,有人发表文章批评义和团运动落后保守的一面,同时肯定其“自卫其乡族”的正义性质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他在文中深受鼓舞地写道:“然义和团,尚仅直隶一隅之民也;若其举国一心,则又岂义和团之可比哉!”上述言论意在(     
A.强调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B.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反封建性
C.批判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性D.发动广大农民参加民主革命
2024-02-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南少年歌》

1903年,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感召与影响下,杨度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湖南少年歌》,引发巨大影响。以下是摘自《湖南少年歌》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   洪、杨当日聚群少,天父天兄假西号。湖南排外性最强,曾侯以此相呼召。尽募民间侠少年,誓翦妖民屏西教。蚌鹬相持渔民利,湘粤纷争满人笑……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国事伤心不可知,曾、洪曲直谁当理。

片段二   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埃及波兰岂足论,慈悲印度非吾比。

片段三   地球道里凭空缩,铁道轮船竞相逐。五洲四入白人囊,复执长鞭趋亚陆……邮航电线工兵队,工厂矿山辎重续……救世谁为华盛翁,每忧同种一书空。群雄此日争追鹿,大地何年起卧龙。

片段四   惟恃同胞赤血鲜,染将十丈龙旗色。……破釜沉舟期一战,求生死地成孤掷。诸君尽作国民兵,小子当为旗下卒。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少年的呐喊与探索”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1-2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所示为我国学者对19世纪末山东义和团运动主要领导人的阶级出身的调查统计情况。这有助于解释义和团运动(     
阶级背景山东全省鲁西南鲁西北
人数/人占比/%人数/人占比/%人数/人占比/%
地主(含部分家庭)2022.5833.31027.0
自耕农3438.21250.0924.3
佃农或雇农2224.714.21335.1
商人、小贩及其他职业55.628.338.1
A.被清廷收编的必然性B.兴起和传播的主要路径
C.与反洋教斗争的关系D.反封建色彩淡薄的缘由
2024-01-1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