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重大作用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28年10月17 日的《中央通告》第69号提出"所谓的工作中心。主要的是指产业区域和重要城市。在全国范围内是上海、武汉、天津、唐山、香港、广州",认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特别产业工人分子之数量上、质量上的增加实非常重要"。据此可知,中共中央当时
A.放弃了革命统一战线B.仍受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C.坚持走苏俄革命道路D.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3 . 1927年,临时中共中央在《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中强调:“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因为“就阶级的观点,只有工兵贫民苏维埃政府,是代表工农国民革命的标志。”这表明中共
A.国共合作面临破裂的危机B.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决心
C.确立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D.以阶级斗争推进国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B.军阀是革命的主要对象
C.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021-01-24更新 | 111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席卷全国。这说明
A.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B.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C.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D.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2020-10-28更新 | 337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8年周恩来曾指出:“……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指导
C.中央坚持“城市中心论”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全体同志书》中写道:“对资产阶级认识的错误,以为现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上,资产阶级还有革命的作用,还需要一个革命的高潮……这种倾向,在客观上,完全是帮助资产阶级,完全不了解‘争取群众’的意义。”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共产党
A.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认为资产阶级已经成为反革命的力量
C.仍然坚持城市斗争为中心
D.认识到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8 . 1925年,中共四大《对于农民运动的议决案》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强调了农民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党的这一决议
A.促进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B.是共产党独立自主决策体现
C.反映了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
D.说明了党以农民运动为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将来)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三民主义开始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B.更多的革命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C.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新形势出现
D.部分国民党人继续弘扬新三民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料记载:某年5月,武汉政府连续发出通告、训令,不准工农团体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禁止工会、农会逮捕反革命和没收其财产,保护“公正绅耆”和“军人田产”。这说明
A.国民政府破坏国共间合作B.汪伪集团傀儡的特征明显
C.国民革命军取得北伐胜利       D国民党抗战后期开始反共
2017-12-01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