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30年9月17日,鄂豫边特委发布征税文件,其中规定“对雇农绝对不征收”,“对贫农也绝对不征收”。1931年8月10日,鄂豫皖苏区政府公布了《粮食收集储藏暂行条例》,规定“牺牲了之红色战士家庭概不收集”。这些规定旨在(     
A.贯彻土地革命的基本精神B.调动苏区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
C.建立统一的苏区共和政府D.应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急剧变化
2 . 1934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和粮食部联合发出“节省三升米捐助红军”的号召。群众积极响应,有粮的捐粮,无粮的捐钱:家住苏区本地的干部,留下“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的佳话。这场节省运动
A.是革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B.是红军在战略转移中的应急举措
C.奠定了民族战争胜利的基础D.体现了群众投身土地革命的热情
3 . 下面为1920~1933年中国国内手工业和机器工业产值比较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年份工业总产值手工业机器工业
产值比重%产值比重%%
1920550345.6462058.683.968828716.04
1933653961.3435343.766.57218617.633.43
A.传统手工业仍是商品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B.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优势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中国传统手工业创新能力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D.南昌起义
2021-07-09更新 | 186次组卷 | 46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没收地主、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以“最有利于贫农、中农利益的方法”按人口或按劳力平均分配;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允许农民出租、买卖。这一措施
A.确保国民革命运动胜利进行B.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促进人民统一战线发展
6 .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大隆机器厂就能够生产织布机,到1928年,该厂开始大量制造织布机;到1937年时,大隆机器厂生产的纺织机械已经令英商怡和纱厂的大班“极为注意”,“诚不料中国之大隆厂,竞有如是之优良出品也”。材料表明
A.中国的重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B.中国机器制造业能与列强竞争
C.国民政府保护民族机器制造业D.中国近代机器生产得到发展
2020-10-21更新 | 35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35年11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法币政策中规定:以中国、中央、交通三大银行统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此次法币改革
A.体现了官僚资本的掠夺B.有利于国内金融的稳定
C.加重了广大农民的负担D.杜绝了中国白银的外流
8 . 1928年1月,毛泽东率军攻占遂川县城后,集合部队讲话:“大家要打土豪,筹款子,发动群众,我们要在晚上把东西秘密送到穷人家里去或者把这个地方土豪的资财带到另个地方分给农民”。这一讲话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B.践行了遵义会议的基本精神
C.反映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9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符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其实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D.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B.中国共产党没有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C.党内对中国革命斗争形式与道路存在严重分歧D.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