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中国则不同。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自《毛泽东选集》.《战争和战略问题》


(1)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材料一中“文明蒙尘”的典型例子。列举1840-1900年间的重大史实(除洋务运动外),实证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列举洋务派的二个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他提出这条道路的依据是什么?列出中共为此所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的时间和名称?
2 .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收回外国租界的过程,这些举动(     
时间事件
1917年北洋政府首先收回了德国、奥匈帝国在天津的租界
1920年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苏依放弃了在华特权如租界等
1927年收回了汉口英租界,同一年收回了九江英租界
1931年收回了天津的比利时租界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势力B.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C.是国民大革命取得的成果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3 . 如图是近代国产机织棉布与进口机织棉布关内市场消长情况统计(部分)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国民党开始着手准备持久抗战
B.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
C.国家对轻纺工业实行经济统制
D.国民政府采取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4 . 1927年前后大量的先进农民加入了中共党组织,由此,农民和工人一起成为中共党员的主要成分。1928年中共六大召开时,在全部四万多人的党员中,农民党员就占到76%,而工人党员所占比例下降到10%。中共党员的构成变化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促使国共两党走向合作D.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33-1936年中国工业生产统计图。由此可知,近代中国
A.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消费资料工业稳步增长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出半殖民地化的特征
C.近代中国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中共某次会议告全党党员书:“今年四月间蒋介石在上海发端的反革命政策,如今在武汉政府领域之内继续发展而完成。……我们胜过敌人的地方……能够在自己错误经验里学习出来,绝无畏惧披露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力量来坚决地纠正。"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D.“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7 . 以下两幅图片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场景,他们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历史教训是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以夺取大城市为中心任务
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神兵降,百丈悬崖当云梯,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牵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
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
C.八路军挺近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