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以张太雷为书记的中共湖北省委于1927年6月初制定《关于对国民党及工运、农运之策略要点》,从整军经武、准备应变的指导思想出发,明确提出武装农民“上山”和争取地方武装等策略。据此可知
A.中共已经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中央完全清除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部分革命者意识到掌握革命武装重要性
D.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政变导致革命的失败
2021-01-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身历其境的张謇曾说:“各省决心独立,蓄根在政府三年内之反对立宪,受柄在官收商办铁路之不合法,而发机在荫昌汉口之战,恣态行杀略,凡识时务者皆能知之,既由极高之热度酿成一般之舆论,潮流万派,毕趋共和。”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是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给中共中央写的一份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说:“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了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此外,还需要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有便于作战的地势、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摘编自中国网《新中国这样走来——〈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事件的政治功绩。
(2)根据材料二并吉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期毛泽东做出的战略决策,并说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这一决策所做的努力。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
3 . 秋收暴动无论是从放弃攻打长沙到实行“三湾改编”,还是从沿途恢复与创建党的基层组织、工农革命政权、工农革命武装到开辟井网山革命根据地、本身即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秋收暴动是
A.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实践动力B.移植十月革命道路的成功经验
C.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D.继续使用了国民党左派的旗帜
2021-01-03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

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

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啰咳

依呀依吱呀呀哟咳呀呀依吱哟

依呀依吱呀呀哟咳依呀依吱哟

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

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


上述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某一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请根据材料中的歌曲确定一个历史主题,按照范例的格式,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述。【要求:主题关键词选用恰当,阐述逻辑清晰,按照范例格式,史论结合】
范例:主题(政治上)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反思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因教条主义错误而失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多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
2020-12-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   ……一百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向人民许下富强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人民不能当家做主。“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民主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社会贫富悬殊,文盲遍地。“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均富与教育的承诺。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纪念辛亥革命九十九周年讲话》

材料四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 蒋桂战争》1929年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一、二表明《申报》对民主革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三中马英九在讲话中称“中华民国”的成立对人民许下一系列承诺,请结合史实概括指出孙中山一生是如何实践这些承诺的?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田分地”是哪一重大行动?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020-12-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方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四: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


(1)材料一所述的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材料一与材料二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3)在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三、四所作出的选择有什么相同点?
(4)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内容。根据材料四指出主要错误。
7 .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决定把主要战略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表明,毛泽东
A.抛弃了“城市中心论B.成为了党的领导核心
C.背离了马克思主义D.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
8 .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020-12-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 简答题专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原因的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2020-12-08更新 | 22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0—2011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一这 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材料二   只有认清中 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 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材料一中“俄国人的路’是--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这一道路开辟的历史依据。
(3)据材料三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在第二次反复中,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的史实。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有何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