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遵义会议决议指出:中央红军放弃中央苏区,就使敌人“几年经营的堡垒地带的依靠是没有了”。国民党也不得不承认:红军的突围西走,使国民党军“实在是很难捕捉其踪迹而一举将其歼灭”。这说明红军长征(     
A.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B.扭转了国共力量的对比关系
C.使全党从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D.有助于红军夺取战略主动权
2023-09-13更新 | 41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     
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
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2022-08-03更新 | 511次组卷 | 4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描述所指的事件
A.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B.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右倾错误
C.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D.促使了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树增在《长征》中指出: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是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是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可见,作者的主张是
A.长征是理想不朽的象征B.长征保存了革命力量
C.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火种D.长征使红军转危为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6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并结合所学,简析支撑毛泽东观点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材料二中的“分水岭事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2年1月,无线电培训班从总队中分离出来,单独开办学校(旧址如下图),专门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此举(     
A.旨在提升群众的通信B.反映出党迫切需要获取敌情
C.说明苏区致力于教育改革D.适应了当时革命战争的形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次“行军”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实现了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次“行军”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渡江战役
8 . 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B.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D.成功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一些国际著名记者、作家认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班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传”“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这一历史事件(     
①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④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史书记述说,这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但十二个政治局委员只有六个参加,五个政治局候补委员倒有四个参加。这次会议使毛泽东返回政治局的权力核心。据此判断,这次会议应该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2019-11-04更新 | 475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