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34年6月30日,中央苏区中央组织局及人民委员会通过《红色中华》报刊,发出了《关于粮食动员的紧急指示》,"24 万担借谷运动"迅速开展起来。这反映出
A.瑞金市区的粮食供应紧张B.中央红军对战略转移的筹备
C.中央苏区商品交易的活跃D.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4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在瑞金召开六届五中全会,认为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将实现一省或数省的苏维埃革命首先胜利”,并宣称中国革命进入到“争取苏维埃中国完全胜利的斗争”阶段。这一认识
A.间接导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全力纠正了党中央的“左”倾错误
C.指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D.表明中共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形成的精神

精神概述
红船精神源于1921年中共的诞生,其内涵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
井冈山精神源于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其内涵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长征精神产生于1934年至1936年的红军长征途中,其内涵包括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
延安精神产生于1935年至1948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其内涵包括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抗战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其内涵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西柏坡精神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其内涵包括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

——摘编自徐志栋、薛祥、申志清《精神的力量》


从材料中提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相关信息(整体或部分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4年5月至9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出通知要求扩军5万人;1934年6月2日,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决定向苏区人民紧急借粮,至7月份共借谷并征收土地税粮60万担。此外,苏区人民还认购了大量革命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这些措施
A.肯定了农村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B.暗含了苏区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
C.保障了反围剿斗争的最后胜利
D.有利于中央苏区红军的战略转移
2021-06-06更新 | 573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已经到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开始进行民主革命并直接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共产国际的这一认识
A.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B.导致了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C.促使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D.滋长了党内“左”倾错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4年9月29日,张闻天在《红色中华》发表的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中指出:“为了保卫苏区……我们有时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之下,不能不暂时放弃某些苏区与城市,缩短战线,集结力量……以争取决战的胜利”。该社论
A.肯定了农村革命道路的正确性B.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有重要影响
C.是典型的“左”倾冒险主义D.造成了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
7 . 1933年底,时任中共粤赣军区政委的何长工根据其工作经验谈道,由于“当前在地方工作中,实行了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限制中农发展的土地政策,使部分群众发生动摇,根据地边沿地区出现了一个短时间的部分群众‘外逃’的现象”。这反映出
A.“左”倾错误影响革命政权稳定B.“三三制”原则未得到全面正确贯彻
C.减租减息在实践中出现了偏差D.土地改革不彻底挫伤了民众积极性
2021-04-0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34年年初,中共临时中央召开第六届五中全会,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将实现一省或数省的苏维埃革命首先胜利,并奠定苏维埃革命在全中国胜利的强固基础”。这一认识
A.导致中国革命严重受挫B.否定了“工农武装割据”
C.指导了红军的战略转移D.符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近代某一军事行动的行军路线示意图。这次行动的背景是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B.认识到国民党势力的强大
C.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尚未正确认清楚中国国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