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地缘变化:长征不为人知的意义》中写道“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此材料认为长征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
B.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C.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
D.留下了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在谈到某事件时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开展土地改革B.进行万里长征C.工农武装割据D.进行抗日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词句“横扫黔省,所向无敌。威震云南,龙云丧胆。追剿之敌,叫苦连天。克服天险金江,战胜雪山草地”,所描写的历史事件
A.沉重打击了侵略势力
B.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批骨干
C.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D.促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
A.是国共两党联合发动的北伐战争
B.给组织涣散中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C.粉碎了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剿”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方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下列有关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下列各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
B.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批骨干
C.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D.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鲁迅先生曾向中共中央发过一份贺电:“英雄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中国民众期待着你们更大的胜利。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与这则贺电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胜利进军
B.挺进大别山
C.长征的胜利
D.淮海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美国74岁作家索尔兹伯里曾戴心脏起搏器走长征路,写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书中赞颂长征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保存了中国革命的骨干
D.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漫画作品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
A.工作重心的转移B.革命中心的转移C.党的根本任务的转移D.革命道路的转移
2018-01-1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近年来掀起了红色旅游热,下列各项主题中,符合“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的是
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
B.打倒军阀,国民革命
C.秋收起义,瑞金建都
D.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