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下列有关长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会师是克服右倾错误的成果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吴起镇
C.会师意味着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D.会师后我党实现了伟大转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冬。此时,中国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指出,经过长征,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使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发生了变化。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长征
A.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B.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C.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使中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到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哈里森与习近平均着重强调
A.长征胜利,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B.长征实现我们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C.长征精神的巨大作用
D.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2017-12-08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把一个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队伍。”文中的“此事”是指
A.大革命湖南农民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D.八路军深入敌后战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字,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长征战事频繁,异常艰苦
B.长征是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C.长征为革命前进奠定基础
D.长征增强党和军队凝聚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的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2017-08-19更新 | 2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八七”会议召开B.遵义会议召开
C.中央红军到达陕北D.红一、二、四方面军甘肃会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太平天国北伐、西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C.中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2017-03-08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