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实际上,农民的这些误解是有几分道理的,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政府”。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埃(我)政府”的理解也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包围中,苏维埃依然能够立得住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围绕“中国革命道路”这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予以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7年9月20日,秋收起义部队行进到文家市,毛泽东对大家说∶"秋收暴动我们是打了败仗……我们现在不去打浏阳、长沙,是为了不吃更大的亏。要换一个打法"。部队沿湘赣边界退兵至湘南,这一决策后来被称为"文家市退兵",是毛泽东"上山"的开始。接着毛泽东在莲花召开前委会议,决定向井冈山进军。

9月29日,毛泽东和部队官兵进驻永新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经过改编,"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10月27日,这支部队几百号人终于走上了茨坪,在井冈山正式安下了家。

1928年初,国民党赣军第二十七师"进剿"井冈山,毛泽东提出"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作战原则,歼灭了来犯的敌人。

到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由不足一个团发展为一师两个团,并且同当地农民运动紧密结合,摧毁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县的旧政权,建立起新的工农政权以及赤卫队、游击队。土地改革开始了试点,取得初步经验。一个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初步矗立起来,打开了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的历程,成为中国革命的红色起点。

——摘编自丁仁祥《红色起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革命的红色起点"做出合理解释。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其中一个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史实准确)

2017-12-02更新 | 259次组卷 | 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