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1934年6月26日的《红色中华》报登载《龙冈的扩红突击也完成了》一文,详细报道了江西省龙冈县“扩红”的具体情况:龙冈县在“红五月”完成扩红400名,超过任务40名;6月完成了400名的任务,超过任务60名”。由此可知(     
A.红军长征过程中兵力受损重B.苏区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
C.龙冈县扩红任务完成最成功D.当时征兵工作左倾错误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时,在池江和水口战斗中,天气炎热,仗打得异常激烈,粮食一时供应不上,随军的担架民工就把自带的粮食让给部队,保证了战斗胜利。此事件最有可能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红军长征主要史实(1934—1936)
(1)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的“________”倾错误思想。
(2)过程: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
(3)结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2-06-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政治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34年6月30日,中央苏区中央组织局及人民委员会通过《红色中华》报刊,发出了《关于粮食动员的紧急指示》,"24 万担借谷运动"迅速开展起来。这反映出
A.瑞金市区的粮食供应紧张B.中央红军对战略转移的筹备
C.中央苏区商品交易的活跃D.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著名作家魏巍在《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描述这样一个事件:“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B.南昌起义后进攻广州受挫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34年9月8日《红色中华》报刊发表了题为《募集廿万双草鞋慰劳红军》的报道,号召苏区群众在10月10日前完成20万双草鞋。与此募集相关的红军行动是(  )
A.战略转移B.土地改革C.支援抗战D.救济民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4年,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共中央发行借谷票向群众借粮,原则是:产谷多的地方多借;群众对革命认识深刻的地方多借;在边区受国民党压迫程度严重的地方不借。借谷票可用于抵纳当年土地税,相抵后仍有余者,可向政府领还现款。这一做法客观上
A.保证了反“围剿”的胜利B.巩固了土地革命的成果
C.有利于为战略转移准备给养D.有助于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国共双方整体实力的较量…由于连续作战,苏维埃政府的日常开支加上战争费用,早已入不敷出。中央苏区连续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经费空缺此时中央苏区人口已下降到两百万人,人力资源也到了无兵可征的地步。这一切预示着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更严峻的困难,这促使临时中央匆忙做出战略转移的决策。

——摘编自刘统《长征:历尽艰辛的求生之路》

材料二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本世纪(20世纪)再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摘编自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材料三 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不仅表现在它实现了中国革命大本营从南方到北方的战略大转移,而且表现在它为实现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摘编自田克勤《红军长征与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红军长征的意义。
9 . 1934年2月,根据中革军委发布的命令,为使战争动员工作密切联系地方部队的组织和训练,决定将总动员部改称为总动员武装部,以总司令部的第六局并入。在上述动员领导机构建立的同期,各苏区红军也先后建立了动员机构。这一举措(     )
A.满足了战略性转移的需要B.动员了反“围剿”战所需兵力
C.是“农村武装割据”的延伸D.保障了苏维埃政权的军事基础
2021-10-2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桃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世界将更多目光投向中国,聚焦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摘编自新华网202111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党做出正确决策并引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

——姬轩亦《国祚密码》


(1)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结合所学,对此做简要评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934年,中共面临的危机是什么?简述中共是如何渡过危机的。
2021-06-2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