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遵义会议决议指出:中央红军放弃中央苏区,就使敌人“几年经营的堡垒地带的依靠是没有了”。国民党也不得不承认:红军的突围西走,使国民党军“实在是很难捕捉其踪迹而一举将其歼灭”。这说明红军长征(     
A.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B.扭转了国共力量的对比关系
C.使全党从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D.有助于红军夺取战略主动权
2023-09-13更新 | 41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次“行军”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实现了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次“行军”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渡江战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征开始后,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几乎天天登载“围剿”红军的消息。红军四波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该报从1月到3月陆续有报道,如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匪子弹用尽,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量与勇气”“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

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也对红军长征情况有所反映。如红军强渡乌江,《国民公报》发表《朱毛残部只剩两三万人,由鸟江强渡北窜》,称“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波,向湄潭遵义北窜,一部仍由石阡余(庆)强渡北窜,据俘获汇称,沿途伤亡颇众,逃亡尤多,现剩二三万人”。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材料二 1936年2月,董健吾受宋庆龄的派遣,到达陕北瓦窑堡。他聆听了博古、林伯渠、王稼祥等人有关红军长征的战略决策和重要意义,以及长征见闻和事迹的介绍,还得到不少珍贵的资料。后来他编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一文,在国统区报纸上发表。该文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写起,介绍了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过程,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随文还附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以及“毛泽东像”和“红军在江西所发建设公债券”图片。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材料三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以充满激情的文笔描述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事迹。例如,7月初在从卓克基翻阅雪山向毛儿盖进军途中,红一军团第2师第6团迷失方向,.断粮四日,冻饿而死者达三分之一。后来红军主力得到第6团救援电报,派运输队星夜赴援。这些僵卧在冰雪中的红军,闻救星到,都跳跃起来。他们得到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兴奋,寒冷不怕了,爬山也有劲了。

——摘编自刘统《新发现的一篇介绍长征的珍贵文献---<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与材料一中的报道有何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关于红军长征不同报道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兴诗先生曾说:“只有用脚步去丈量过土地,才是真正了解它的深意。”观察如图,标识地点与事件相符的是:

①地是中俄缔结条约收复的伊犁
②地是明朝长城的西起点嘉峪关
③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地
④地有纪念长征结束的“会师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5-12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6年8月,毛泽东和军委总政治部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发起征稿:“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文字只求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到十月底共收到稿件200余篇,后编辑成《红军长征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有助于向外宣传红军②为中国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③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④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669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土地革命时期,刘志丹、习仲勋等革命家,创造性的运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重要内容的“南梁精神”,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南梁精神”
A.表明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可B.体现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C.反映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D.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描述所指的事件
A.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B.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右倾错误
C.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D.促使了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