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势力的表态。据表可知(     

苏联

“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一冲突”

美国

“蒋介石是整个东亚最有权力的人”,他的生死将“危及中国在过去十年所取得的进步”

日本

“相机将防共协定的范围扩大到(华北)五省”

国民党亲日派

“武装扫荡”,使“领导即刻恢复自由”
A.各方政治诉求基本一致B.事变走向影响国家命运
C.全国统一抗战局面形成D.国民政府主导事态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为全国瞩目之地。知识分子和政界精英在以《松花江上》为代表的抗战歌曲中,借助“白山黑水”“大豆”“高粱”“森林”“煤矿”等符号,将其中景观的象征意义深入地传达给普通大众。这一构建(     
A.表明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B.意在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C.讽刺了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D.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33年之后,国民政府在日本的压力之下,被迫压制反日舆论,但采取了有侧重点的内部宣传策略,允许政府内部相对自由地对抗日问题发表意见,统一党内认识,争取其政略为社会所理解和认同。这说明国民政府(     
A.抗战宣传具有欺骗性B.积极推行全面抗战路线
C.及时调整了内外政策D.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2023-06-28更新 | 19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各方力量反应强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青年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成发动“西安事变”;中间政派要求团结抗日……材料表明(     )
A.抗日救亡运动高涨B.中华民族已全面觉醒
C.国共由对峙到合作D.共产党成为中流砥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4年4月,宋子文在《建设西北》一文中说:“建设西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命线,西北人民所负之责任,不仅是充实本身的利益。”对建设西北理解准确的是
A.旨在矫正区域经济不平衡格局B.国民党政府坚持内战方针不变
C.把西北建设与国防战略相结合D.巩固西北在抗战中的主体地位
2022-03-16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所示,1933年2-5月,中国馆藏历史文物大迁徙:古文物馆2631箱,图书馆1415箱、文献馆3773箱秘书处5608箱又64包,共计13427箱又64包。此次文物迁徙
   
A.是文物免受战祸破坏的重要举措B.是改变中国文化格局的主动调整
C.弘扬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D.满足了新生活建设运动文化需求
7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振兴中华”这一口号源自于孙中山189411月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孙中山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瞬……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制,实堪虑于目前”“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颂”,郑重空告“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193861日,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创作了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歌词中写道:“一切的抗日民众快奋起……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吧,打出去日本强盗,推翻“满洲国”,进行民族革命正义的战争,完成那民族解放运动。”19402月,杨靖宇壮烈牺牲。

1950年初,华罗庚毅然放弃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和优渥生活,克服重重团难四到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回国途中,他发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奋斗。

19813月,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一直白却饱含力量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成为80年代激励中国人奋发困强的磅碍精神力量,在城镇,在乡村,不少商店、工厂以“振兴”“振华”命名,在历次国庆游行的队伍中,“振兴中华”也是最响亮的口号之一。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命题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坚持“以空间换时间”的对日作战策略,导致了中国大片国土沦丧。这一策略的实质是
A.坚持持久抗战B.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建立敌后第二战场
9 . 1930 年,针对日本捏造“满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妄说,考古学家梁思永来到黑龙江昂昂溪附近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并初步得出“昂昂溪的新石器文化不过是蒙古热河的新石器     文化的东支而已”的结论。昂昂溪的考古发掘及研究
A.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从文化上否定日本分裂中国的理论
C.使中国抗战得到国际同情和支持D.迫使日本放弃侵略中国东北的计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