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美国对事变表示遗憾和忧虑。日军攻陷锦州后,美国只是宣称“不承认主义”而已。英、法态度则更加消极,英国甚至拒绝同美国一起向日中发出照会。美、英、法的这种态度(     
A.主要缘于欧洲战场的牵制B.促使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野心D.推动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近代前期,东北虽然拥有丰富的铁矿、煤炭和油页岩资源,但仍以榨油、面粉等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该地区的钢铁、机械和军工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钢铁产业甚至占据了全中国钢铁业的90%。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东北地区矿产资源遭到掠夺B.经济危机导致传统产业萎缩
C.国民政府工业战略发生转变D.钢铁工业成为东北主导产业
2023-05-17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7年1月6日,《中央日报》发表的社论《今后之陕甘》中提到了“剿匪”,但也强调“联共”。第二天又用特大号标题报道了《西北剿匪总部裁撤》,文章表示“剿共”已成为过去,“联共抗日”会成为今后的主题。这种变化(     
A.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B.受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的影响
C.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密切相关D.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基本结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0年代,台湾地区稻米产量大幅增产,但当时人均稻米消费量却比1910年代减少了23.1%。粮食不足部分,当地居民主要以番薯代替。这一状况说明,当时台湾地区(     
A.大力支持全民族抗战B.受限于工业化进程缓慢
C.受制于特殊的政治状况D.遭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各方力量反应强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青年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成发动“西安事变”;中间政派要求团结抗日……材料表明(     )
A.抗日救亡运动高涨B.中华民族已全面觉醒
C.国共由对峙到合作D.共产党成为中流砥柱
6 . 1935-1936年,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略从“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又通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联蒋抗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促进战略转移的顺利进行D.聚焦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7 . 1934年4月,宋子文在《建设西北》一文中说:“建设西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命线,西北人民所负之责任,不仅是充实本身的利益。”对建设西北理解准确的是
A.旨在矫正区域经济不平衡格局B.国民党政府坚持内战方针不变
C.把西北建设与国防战略相结合D.巩固西北在抗战中的主体地位
2022-03-16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时间1932年1936年1940年1940年1944年
书名《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民族英雄评传》系列《中国历史上之民族英雄》《民族英雄诗话》《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9 .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
10 . 甲午战争的时候,普通老百姓感觉它是“朝廷的战争”,甚至有人称它为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抗日战争时候,整个中华民族都在抗日。这一变化说明
A.中共强力领导是核心B.国民政府比清朝爱国
C.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D.日本人的侵略太残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