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抗战初期,东南沿海的工业企业大规模向____大后方转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的师生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继续办学。
2024-04-2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4--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1937年8月——11月的__________,1937年9月的忻口会战,1938年1月——5月的徐州会战,1938年6月的武汉会战。
2024-04-2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4--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 . 下列两幅图为抗战时期的两次著名战斗,其共同点是(       
A.属于敌后战场B.粉碎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C.属于正面战场D.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2024-03-2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1级)高一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8年《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政府根据民生主义信条,实施计划经济,凡事业之余国营者,由国家筹集资本,从事兴办,务使之趋于生产的合理化”。时任经济部部长的翁文灏(1942年)也指出:“工业化的成功,实赖有计划的建设与重工业之核心……欲求重工业之生产,势非由政府特为设法促进不可。”据此可知(     
A.民族危机影响经济建设模式的选择B.国家干预理论制约民族工业的成长
C.国营经济成为抗战全面胜利的保障D.民生需求助推工业生产技术的提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会战的示意图。该会战(     

A.粉碎日本“三个月亡华”的企图B.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开始前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D.是敌后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11-08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的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6 . 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     
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2023-11-01更新 | 59次组卷 | 24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2 第3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1年下半年,国民政府决定全国田赋一律征收实物。下表是1941—1945年度田赋“三征”所得实物折合法币数与各年度税收比较表。据此可知,这一政策的实施(     

年度

谷麦(百万石)

折合法币数(百万元)

占税收的百分比

1941—1942

56.2

5,000

44.1

1942—1943

62.6

14,169

23.9

1943—1944

65.3

49,628

26.9

1944—1945

57.8

100,976

28.1

A.抑制了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B.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一定程度利于缓解通货膨胀
2023-10-20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的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37年10月19日,周恩来给毛泽东等的电报中指出,分电蒋、程要求增加生力军到华北支持抗战,并揭破放弃华北阴谋,要阎、黄电蒋增兵;反对各军退过黄河及南京企图解决杂牌军的阴谋,力争各军留在华北。这一电报主要针对(       
A.太原会战B.武汉会战C.淞沪会战D.长沙会战
9 .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载:“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作战”(     
A.使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C.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D.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
10 . 如图为抗日战争初期某次会战的概况,这场会战(     
日军:总兵力约14万人
中国军队:共6个集团军(包括第十八集团军)约28万人
时间:从1937年9月13日大同失守到11月8日太原陷落
A.体现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B.呈现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特征
C.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