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中共中央在某次会议上提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此次会议(     
A.提出了工作重心必须乡村转移到城市
B.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政治基础
C.正式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 . 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此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上海B.遵义C.延安D.西柏坡
2022-07-07更新 | 245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3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022-07-03更新 | 124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4 . 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发行新的纸币,收兑法币及民间所有黄金、白银、银元,管制经济,限制物价,时称“八一九”限价。这次限价发行的纸币是(       
A.银圆券B.金圆券C.法币D.银元
2022-07-01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史实结论(       
史实结论
A《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
B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上摧毁国民党的军事主力
C《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拉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
D万隆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

A.AB.BC.CD.D
2022-06-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6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祖国大陆彻底解放和完全统一
D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8年9月下旬,济南战役获胜三天后,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向中共中央军委提议,希望乘胜攻歼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海州国军,这一计划符合中国共产党“歼敌于长江以北”之指导思想,随即得到批准。与该计划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A.B.
C.D.
2022-05-25更新 | 43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李成历史研究室2021-2022学年高二7月学员学科素养竞赛测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政府与某国的条约中有以下条款:(1)缔约双方国民在彼方领土内居住、旅行、经商、金融、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置购动产、进出口关税等方面,彼此享有国民待遇;(2)缔约双方在进口关税、采矿、内河及沿海行船与通商、购置不动产方面,彼此享有最惠国待遇。据此分析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022-05-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再声称实行“宪政”,但与各党派平等协商有先决条件,即国民政府法统不致紊乱,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军令政令必须统一。这一“条件”的实质是
A.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B.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
C.欺骗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D.诱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2022-05-19更新 | 556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检测历史试题
10 .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举行盛大入城仪式时,毛泽东命令,入城部队必须经过东郊民巷。这一“命令”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废除了《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反映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表明我党否定列强特权的立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