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都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D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A.AB.BC.CD.D
2 . 1946年底,在内战炮声中,“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坚决反对,拒绝出席。出席大会的国民党代表占85%,此外是依附于国民党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和若干“社会贤达”。由此可见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崩溃B.国民党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C.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失败D.国民党内部存在着李宗仁等反对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抗战胜利之初,中共领导解放区进行教育改革,在坚持“干部教管第一”的原则下,加授有关军事常识、军事训练等内容。1948年,不少地区提出建立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五个阶段的学制系统。这种变化反映了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B.教育目的从军事转变到社会经济
C.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D.中共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的急迫性
4 . 毛泽东某电文载:“电悉,歼灭七十四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是能够用各个歼击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决定胜利。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刘邓下月出击,作用也是如此。”电文中“意义极大”是指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打退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生的抗议成了1945-1949年最令国民党政府恼怒的事情之一。学生的行动基本上是反战运动,它使大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国共冲突上。由此推断,学生运动(     
A.表明国民政府丧失民主B.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C.全面配合了解放军进攻D.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大发展
6 . 民国《大公报》曾发表通讯,为东北流亡学生呼吁:“十七年前父母逃亡,十七年后子女又流浪,东北两代人交的都是厄运。……因军事关系,东北师生心理上大感不安,学生成群结队入关,想找到一个安定的读书环境。”通讯中的“军事关系”最有可能指的是
A.日军侵占东北三省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C.国共进行辽沈决战D.国共进行淮海决战
7 . “中国的革命正是以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
A.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20-05-13更新 | 100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4届浙江台州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统练文综历史试卷
8 . 1948年底,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关系?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19-10-23更新 | 258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
2018-06-10更新 | 4542次组卷 | 7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在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中指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应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17-12-03更新 | 170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