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46年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经过激烈的争论,终于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关于改组政府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些协议
A.标志着国民党政治的彻底失败B.弥合了国共两大党的根本分歧
C.符合中国社会各界的和平期望D.重建国家导致国民党撕毁协定
2022·辽宁·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重庆和川东的广大农民到处传领着“毛主席来了”的喜讯,发出了“农村要实行民主”的怒吼;进步知识分子说,毛主席“全心全意地领导中国走向独立、自由和富强的道路”。这反映了当时
A.阶级矛盾有所缓和B.社会舆论左右政局
C.民众渴望国家新生D.中国革命胜利在望
2021-12-16更新 | 891次组卷 | 20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一轮巩固卷5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5年9月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各部队“急向所规定之受降集中地区之附近,完成一切受降准备。”“受降地点以外之重要城市之据点,应迅速以有力部队接防控置之。”“奸匪活动地域,应集中优势兵力择要封锁之。”这反映了
A.抗日战争进入到决胜阶段B.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C.国民党急于争夺胜利果实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4 . 1945年8月《大公报》曾报道:“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这则报道中的第三件喜事反映了
A.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B.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已实现
C.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
D.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
2021-06-09更新 | 7385次组卷 | 64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4年,中国共产党在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同时,设计了一套备用方案,即准备在联合政府方案进拒绝时,单独成立解放区联合员会。”它将是地方性的联合政权,不是第二中央政府,但同时,又因为国民党政府必不承认它,故又是独立性质的地方政权。”该备用方案的提出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国共两党实力的消长B.统一战线政策的转变
C.抗日战场形势的紧张D.国共作战方案的分歧
7 . 下图是丰子恺先生于1947年7月创作的漫画《这些玩具都不要》,被丢弃的玩具包括飞机、大炮、坦克、全副武装的“军人”等。据此判断,作者表达的是
A.儿童喜欢模仿的天性B.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决心
C.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心情D.结束内战恢复和平的愿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