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49年5月下旬上海“漫画工学团”的成员洪荒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的漫画。这幅漫画(     

            《强烈的对比》
A.能够反映出人民认同新生政权B.揭示了国统区的经济濒临崩溃
C.可以用来解释解放战争的结果D.说明了革命统一战线成效显著
2 . 1947年,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在解放区传唱:“山那边哟好地方,一片稻田黄又黄,大家唱歌来耕地哟,万担谷子难满仓……穷人富人都一样,你要吃饭得做工哟,没人给你做牛羊。”这反映了(       
A.解放区土改提高了农民积极性B.农民成为解放战争的领导力量
C.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歌曲成为政治宣传的全新途径
3 . 1949年2月,美国《时代》杂志介绍某期封面人物:“毛泽东,正引领着中国加入世界共产主义阵营。对西方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它是自苏联革命以来最大的胜利;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则意味着和平。”材料能反映的事实是(     
A.中国内战局势发生重大转变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取胜
C.美国在华反共立场有所改变D.中共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4 . 1948年1月,中国民主同盟表示:今后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中立态度和中间路线(资产阶级民主路线)并积极主动地配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装斗争,全力参与到反蒋抵美的爱国民主活动中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发生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纲领
C.两党政治纲领完全趋同D.社会矛盾变化影响民盟政策
2022-04-15更新 | 353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撑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A.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6 .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国民党政府接收日伪资产的情况,国民党将领唐纵在日记中写道:“政府只接收敌伪之公馆、物品、家具,而将工厂封闭,听其停工、毁灭”;国民党将领陈诚在回忆录中也记载:“因为事先一无准备,临时调度失宜,再加上用人失当,所以接收变成了‘劫收’。可怜八年浴血抗战的结果,最后却带来一场‘胜利灾难’”。据此推论,国民党政府统治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忽视和平建国的经济基础B.贪腐成风,丧失民心
C.财政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D.政治独裁,政策反复
2021-02-28更新 | 484次组卷 | 1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对下图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2021-01-20更新 | 178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学段(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8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工作任务,并提出“国民党在城市经济,财政、文化、教育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除去反动分子外,我们应当大批地利用”。由此可知,此项“工作任务”
A.旨在瓦解国民党反动统治B.预示了党的工作重心即将转移
C.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决议D.表明中共在为战略决战做准备
9 . 有学者指出:“解放战争并不仅是三大战役、渡江战役那样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亦有攻打太原的艰难和血腥,攻打金门岛的惨烈和失败,攻打兰州的诡异和曲折,无数人生悲剧掩埋在历史的深海里。”解放战争历经曲折、跌宕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合法地位和军事实力较强B.全国人民反对全面内战牵制了人民解放军
C.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落后D.美国进行军事援助并直接出兵干涉
2020-08-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 从1945年一直到1948年秋,国民政府在人力和军备上较其对手具有显著优势。的确,在那一时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们在运输、武装和补给上给予他们部队的援助。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了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设法去左右这些力量,但是没有结果。

——1949年7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致杜鲁门总统的信


(1)据材料一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结果。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选择“红旗子”插在井冈山的历史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
(4)材料三中艾奇逊的信件说明美国同国民政府曾经是怎样的关系?这封信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的?为什么会出现信中所述结局?
2020-06-0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