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在中国调停。斯大林也致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说明中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毛泽东应赴重庆与蒋介石和平谈判,否则一旦战争打起来,中华民族将会毁灭一半。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中共应服从于共产国际B.美苏已在中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C.美苏主张国共和平谈判D.斯大林认为中共实力过于弱小
2 . 1946年初,国民政府在重庆组织并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参会的党派与代表人数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国民党共产党青年党民主同盟民社党
8人7人5人2人2人
救国会职教社村治派第三党其他无党派
2人1人1人1人9人

A.国民党积极构建民主政权B.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联合政府的构想得到践行D.国共内战存在避免的可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5年9月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各部队“急向所规定之受降集中地区之附近,完成一切受降准备。”“受降地点以外之重要城市之据点,应迅速以有力部队接防控置之。”“奸匪活动地域,应集中优势兵力择要封锁之。”这反映了
A.抗日战争进入到决胜阶段B.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C.国民党急于争夺胜利果实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
2021-06-09更新 | 7385次组卷 | 64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丰子恺先生于1947年7月创作的漫画《这些玩具都不要》,被丢弃的玩具包括飞机、大炮、坦克、全副武装的“军人”等。据此判断,作者表达的是
A.儿童喜欢模仿的天性B.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决心
C.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心情D.结束内战恢复和平的愿望
6 . 在重庆谈判中,国民党认为解放区政权已成为和平障碍,因而在政令统一前解放区政权须予取消,但仍期望双方能商得具体解决方案;中国共产党亦同意在解放区政权问题上继续商谈。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国共
A.谈判未有任何成果B.谈判双方相互妥协
C.双方关系彻底缓和D.谈判结果难以预料
7 . 有学者认为:“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有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战后中国的和平如果能够实现,它必定是与这种妥协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妥协”的理论意义在于
A.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D.提供了国共和平建国的可能
8 . 1945年8月中下旬,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速到重庆“共定大计”;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暨驻华美军司令魏德曼将军也向毛泽东发出了邀请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中共此举
A.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建B.受到来自美国方面的军事压力
C.利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D.受到国民党内各派的普遍欢迎
9 .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协商的政治氛围鼓舞了各界民主人士参政的信心和勇气。他们积极整顿组织,发表政见,或者组建新的政党。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各党派达成政治共识
B.和平民主成为社会潮流
C.国民党一党独裁结束
D.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形成
10 . 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这一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边区苏维埃政权
B.落实重庆和谈的民主建国要求
C.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
D.团结民主力量以赢取解放战争
2019-09-11更新 | 1317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1年广东历史高考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