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2 道试题
1 . 背景
(1)抗日战争胜利后,______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2)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力争建成一个_____的国家;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______的方针。
2022-10-2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2022-10-21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下是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中的报告内容(部分),这次会议的召开(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国民党的作战部队仅仅剩下一百多万人....….今后解决这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我们必须准备把二百一十万野战军全部地化为工作队。这样,干部就够用了,广大地区的工作就可以展开了。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
A.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B.推动长江以北的地区获得解放
C.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D.为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
5 .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经济危机
(1)表现
①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____,物价飞涨。
②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____的巧取豪夺,使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
(2)后果: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人民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为新华社所写的评论《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曾这样指出:“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这一评论发表的主要背景是(     
A.淮海战役的胜利B.辽沈战役的胜利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平津战役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学者记载:1946年国民政府之国营中纺公司每天生产20支纱700包,这个产量只抵全部纺锤生产量的18%,且产品质量极劣。该公司有条件纺40支纱,却只生产20支纱和16支纱,而政府补助从未间断。这从侧面说明当时国民政府(     
A.意图推动官办企业进行技术革新B.吏治腐败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C.强化官僚资本挤压民族工业空间D.迫于美国压力限制民族工业
8 . 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年底,津、沪、穗(广州)等20多个大城市倒闭的工商企业有27000多家,到1949年,整个轻工业生产比全面抗战前减少了30%;重工业生产减少了70%;农业生产也面临着严重危机,耕地荒芜,产量骤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统区经济的全面崩溃B.日本侵华战争的持久化
C.国民党的恶性通胀政策D.内战和国民政府的独裁
9 . 1949年4月,刘少奇到天津调查研究,写了《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提出“四面八方”思想:“必须切实组织对外贸易”“必须切实迅速通畅城乡关系,物畅其流”“必须贯彻公私兼顾的政策”“必须贯彻劳资两利的政策”。这一思想(     
A.推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B.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有利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10 . 历史学家刘大年指出,正是抗日战争,把百年来落后挨打、四分五裂的中国,一步步引上了民族独立、统一和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这种认识的核心是抗日战争(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促使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