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著名诗人臧克家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创作政治讽刺诗。其如图诗作反映了
A.作者对时局悲观失望的心态B.日本法西斯对沦陷区的掠夺
C.蒋介石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D.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真实现状
2022-05-09更新 | 33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进行谈判是为了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D.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
3 . 下图是华君武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漫画《磨好刀再杀》,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目的是
A.蓄谋发动"四一二政变"B.拖延时间准备内战
C.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联合执政谋求和平
4 . 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宣言》,提出承认解放区民选政府和抗日军队,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成立联合政府等要求。9月3日,国民党发布《中国国民党为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提出必须完全实施宪政,要加紧整编全国军队,切实保障人民权利。这表明
A.国民党正面回应了中共主张B.国共两党宣言大同小异
C.国共战时合作关系已经破裂D.国共两党矛盾日趋激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记者雅各布在《风暴遍中国》一书中指出:“胜利降临了,战争结束了。但是,陈腐的政府、累积的苦难、由来已久的恐惧,所有这些都依然如故。与以往相比,中国不仅没有进行任何改革,而且国内和平变得更加遥远了。”雅各布认为“和平变得更加遥远”是基于
A.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B.国民政府腐败反动的统治
C.国共两党所处的阶级立场
D.民族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
6 . 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这一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边区苏维埃政权
B.落实重庆和谈的民主建国要求
C.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
D.团结民主力量以赢取解放战争
2019-09-11更新 | 1317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表一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一
目录
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
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
2019-01-30更新 | 151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届福建省漳浦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8 .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五个方面的38名代表,其中国民党有孙科等8人;共产党有周恩来等7人;青年党5人;民盟有张澜等9人;无党派有郭沫若等9人。重庆政协会议代表的组成
A.反映了当时各种政治力量均衡B.切实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C.影响了后来的北平新政协模式D.说明当时民盟实方最为强大
2018-01-11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大事件”应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1946年政协会议
D.北平和谈
2016-11-27更新 | 408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