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2 . 1945年8月,毛泽东向党内提出:“时局变化,抗日阶段结束,和平建设阶段开始……中央正向重庆谈判,避免内战,实现和平。”由此可见,当时
A.国共两党出现全面的政治军事对抗B.国共两党的战时合作关系已经破裂
C.国共关系成为国内政治的中心问题D.国共两党和平建国的方案趋于一致
2020-10-16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摘录于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章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长征
第七章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决战淮海

A.打土豪,分田地B.打倒列强除军阀C.渡江战役D.重庆谈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6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时局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走上了和平民主新阶段,所以从此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要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议会斗争形式。”这一论断说明
A.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意愿B.中共已经放弃了武装力量
C.重庆谈判消除了国共分歧D.议会制在中国已完全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学者杨奎松评价某事件时指出:“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两者完全是背道而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和谈B.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D.1949年的北平和谈
6 .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此言论的主旨是
A.着力揭露国民党独裁的本质B.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C.表达了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D.反对美国“扶蒋反共”政策
7 .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此论意在(  )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
C.强调人民革命的重要性D.建立中国特色民主政治
8 . 1945年,《大公报》报道毛泽东到重庆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革命军队挥师北伐,消灭三派军阀势力
B.国共两党消除隔阂,携手合作共同抗日
C.国共双方和平协商,以共同创建新中国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9 .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了名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论。总编辑王芸生兴奋地写道:“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
A.商讨对日最后决战B.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C.争取和平民主局面D.拟出席“国民大会”
2020-01-17更新 | 38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共之所以同意和国民党政府谈判,并非决定于蒋介石,而是决定于美国;同样,国民党政府之所以同意和中共谈判,主要是蒋介石相信中共背后站着苏联。据此可知,重庆谈判的召开
A.意在解决国共争端B.提高了共产党地位
C.受到国际力量影响D.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