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毛泽东有关工作重点转移论断的依据是
A.国民党军队主力的基本消灭
B.中共结合实践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提升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 .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在建立华北人民政府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华北局于1948年6月发出指示:“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党外人士均应至少占三分之一。”这一指示有利于
A.探索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建设B.确立共产党的主导地位
C.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D.全面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3 . 1946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对农民获得土地的方式作出了较为宽松的规定,提出采取没收、购买、让与等方式,由地主与农民书写土地契约,“使农民站在合法和有理地位”。这一指示反映出(     
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B.中共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C.抗日战争促使了土地政策调整
D.农村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4 . 1947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党运动,主要内容是开展“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党运动的开展
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胜利B.加快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C.扩大了中共的阶级基础D.巩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华社曾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业绩,与之一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二大、南昌起义、遵义会议、长征胜利会师、开国大典
D.中共二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开国大典
6 .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做了报告并指明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本次会议的召开
A.促使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7 . 194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照会各国驻南京大使馆迁都广州的秘密决定,各国派使节随迁广州,但西方国家继续保留在南京的使馆。同年10月,国民政府再度迁都重庆,各国使节拒绝随迁。这一变化表明
A.国民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B.西方国家对华政策根本改变
C.新民主主义革命大局已定D.人民政权获得国际社会承认
8 . 图1、图2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图片。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A.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2019-09-03更新 | 685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8年4月,党中央明确提出在新解放的城市中,要谨慎清理国民党的统治机构,没收官僚资本要有明确界限,禁止农民团体进城捉拿和斗争地主,不要轻易提出增加工资减少工时的口号等。党中央意在
A.团结下层民众,探索城市管理经验B.维护城市稳定,推进解放进程
C.巩固革命战线,保证企业正常运营D.尝试和平赎买,合理调整经济
10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典型事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