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5年,重庆谈判开始当天,重庆《新蜀报》发表社论指出:“全国人民希望的是,化干戈为玉帛。”西安《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希望重庆谈判中,大家都能放弃成见,完全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前提。”这反映出(     
A.全国民众支持中共主张B.社会第三方力量对谈判充满期待
C.国共双方谈判顺利进行D.重庆谈判基于社会舆论压力开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
2021-06-09更新 | 7394次组卷 | 64卷引用: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45年9月,蒋介石为了向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迫使中共代表团在谈判桌上让步,向各战区下达向解放区进攻的密令,国民党军队在粤、苏、浙、皖、鲁、晋、绥、察等省向人民军队发起进攻。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将国民党军的各路进攻打退。这反映出
A.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B.国民党撕毁了政协协议发动内战
C.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4 . 依据雅尔塔协定的精神,赫尔利宣称美国只支持蒋介石政府,蒋介石随即下达了全力清剿共产党的命令。但此后不久,苏联提出与国民党政府谈判,美国也作出了同样暗示,这就迫使蒋介石不得不更多地考虑政治解决的办法。这反映了
A.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瓦解
B.国共战略决战之后的谈判形势
C.美苏关系制约着国共两党关系
D.重庆谈判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2020-03-27更新 | 146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蒋介石日记:中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尚要求编其二十八师之兵数耳!这则日记可能写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两安事变时期
C.重庆谈判时期
D.北平会谈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