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0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会上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共八大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称创立时间代表人物宗旨
中华民国宪政党1912.3伍廷芳“博采民国宪法,确定纯粹中华政体”
统—党1912.3张骞“巩固全国之统一,促进共和政治”
共和党1912.5黎元洪“防止分裂,便利政务进行,实行共和政治”
国民党1912.8孙中山、宋教仁“促成政治统一—,维持国际和平”
民主党1912.8梁启超“拥护法赋自由,调和社会利益”

材料二   中国从前的命运在外交……而今后的命运,则全在内政。一个主义、一个党,是国民革命不变之最高原则、民族复兴唯一正确之路线,是领导革命建设国家的总机关,永为中国唯一的革命政党。

——摘编自《中国之命运》(1943310日发表,由蒋介石授意,陶希圣执笔)

材料三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运。

——摘编自《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42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开幕词)


提取材料信息,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政治体制建设的探索进行解读。
2022-01-21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中国学者编写出版的“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的书目。可见编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第1册《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
第2册《1860年:巨痛与自强》
第3册《1895年:大梦初醒》
第4册《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
第5册《1912年:颠沛的共和》
第6册《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
第7册《1949年:百年瞬间》
A.与战争的影响紧密关联B.受政治改革影响颇深
C.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D.改革和革命交错进行
4 . 下图是漫画家洪荒的作品《强烈的对比》,发表于1949年7月为迎接新中国诞生而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览会。该作品旨在
A.说明近代中国普通民众的艰难生活B.阐释民众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拥护
C.揭示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经验D.讴歌新中国军民一家亲的深厚鱼水情
2022-01-2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汇总,这表明(       
时间文件土地政策
1929年4月兴国县《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改革的决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A.土地革命的依靠力量发生了改变B.中共依据形势变化调整政策
C.农民革命运动的积极性得到激发D.民主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6 . 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撑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A.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陕西洛川举行。会议指出,只有全民族的全面抗战。才能获得抗战胜利。会议确定的基本战略任务是:创造敌后抗日根据地;钳制和消耗日军;配合友军作战;保护与扩大自己。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明确提出红军战略由国内的正规战转为对日的游击战,广泛发动群众,在战略的持久战中转变敌我力量对比。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在全国解敢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彩势,为我军作战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把向各解放区进攻的敌人分别引诱到解放区内部朱打,以空间换取敌人的有生力量,分散和削弱敌人,扩大并加重敌人军事上的弱点,以而争取在全局上改变敌强我弱、敌攻我防的战略形势。解放战争第一年,我军坚决执行了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使战争形势发生了于我有利的重大变化,为我军结束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摘编自姚杰《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战战略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作战目标,并分析实现该目标的有利因素。
2022-11-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节选


第八单元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根据所给材料,任选一个或多个单元,根据单元中的信息,拟定单元主题,并陈述单元内容。(要求:单元主题明确,陈述内容与主题相符)
2022-02-0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

——摘编自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示意图上画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
(2)在材料所说的过渡时期,有哪些重大事件催生了近代中国黎明的到来?
(3)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上升”这一主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论据不少于两个,表述流畅。)
2022-02-13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国民党政权彻底垮台B.毛泽东强调党员思想作风的重要性
C.指出民主革命任务已完成D.党的工作重心由农业国转移到工业国
2022-08-0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1)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