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近代著名报纸《大公报》在《毛泽东先生来了》一文中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一报道反映出
A.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谋求和平
B.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
C.抗日战争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的社会地位
D.大众传媒是影响当时形势政局的重要力量
2 . 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和会B.西安事变C.北平和谈D.重庆谈判
3 . 1946年11至12月,在内战声中,国民党包办的“_______”在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坚决反对,拒绝出席。出席大会的国民党代表占85%,此外是依附于国民党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和若干“社会贤达”。
2021-11-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
4 . 重庆谈判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____,力争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国民党打着“____”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2)过程: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共中央接受邀请,于8月底赴重庆谈判。
(3)时间:1945年8月至10月。
(4)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2022-10-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1讲人民解放战争-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在这种背景下,_______年8月,_______接连三次电邀______________举行和平谈判。
2021-11-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
6 . 第三条道路的领导人认为,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形势是国民党不能用武力消灭共产党,共党也不能用武力推翻国民党。
2021-03-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近代史判断题专项训练(236道)
7 . “于先生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会,岂仅个人而已哉!”这是某一时期的电文,发文者的本身意图是
A.维护国家利益B.实现和平建国C.维护抗战成果D.争取有利时机
2020-03-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空中课堂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反攻方针,其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目标在于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2021-03-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近代史判断题专项训练(236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大事件”应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1946年政协会议
D.北平和谈
2019-11-21更新 | 85次组卷
10 . 中共中央决定接受邀请,争取_______新局面。8月底,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乘专机抵达重庆。
2021-11-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