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7年8月,毛泽东在给陈毅、粟裕等人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总的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机会,以利持久。”这一指示的背景是
A.东北全境得到解放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开始打响D.敌我力量发生逆转
2 . 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是指
A.孟良崮战役胜利B.三大战役胜利C.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与下图中战事相匹配的歌谣是
A.“红旗一展亮四方,八一起义在南昌。扩大百万铁红军,四方英雄会井冈”
B.盘查放哨捉汉奸,掩护伤员不怠慢。支援八路保家乡,看他鬼子敢逞强
C.“淮海战役创辉煌,成就运输大队长。胜利全靠独轮车,百姓真好是保障。”
D.“锵锵锵气昂昂,扛枪跨过鸭绿江。特级英雄黄继光,抗美援朝家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邓小平在1948年4月指出:去年的战略行动,我们由黄河到长江跃进了一千里,中国从北到南没有多少个一千里,从长江再跃进一千里就到了广东、福建的边界,剩下不到一千里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就要垮台了。“我们去年的战略行动”的意义是
A.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B.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C.解放了长江以南的地区D.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5 . 下列图中线条部分为中国共产党的统辖区(局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形势是
A.抗战即将取得胜利B.战略反攻揭开序幕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D.渡江战役胜利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解放战争的某阶段,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长江以北诸省的伟大解放战争已经揭幕了,我们已经打到蒋介石的后方去了。”据此判断,该社论的发表主要基于
A.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摧毁B.长江以北沿岸地区的解放
C.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D.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已被突破
7 .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言响亮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还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项基本政策。这一宣言颁布的历史背景是
A.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节节胜利B.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D.中国共产党正在酝酿成立新中国
2021-02-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军队停止全面进攻B.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C.开始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021-02-01更新 | 894次组卷 | 3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线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示意图
请你根据材料自拟标题并进行分析、说明。(要求标题符合材料,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0 . 据史料记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解放军南下。”为此,解放军实施了
A.采取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B.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
C.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