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毛泽东在多次谈话中做出判断,“党的统一战线的成分正在发生变化,一部分人减少了,一部分增加了”,“减少的是地主……增加的是中间派”,“在新的形势面前,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必须考虑自己的立场,计算将来出路。”毛泽东所说的“新的形势”是指
A.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农村
B.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其主要的意义在于
A.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C.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D.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
3 . 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动平津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举行了北平谈判,当年一位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年谈判时的场面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国民党受降的仪式。”导致此次谈判呈现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决战改变国共军事态势B.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反攻
C.美国已决定放弃国民党政权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可能出现在
A.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年
C.中共进行三大战役时期
D.渡江战役顺利进行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B.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D.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章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长征
第七章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决战淮海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第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百万雄师过大江
2015-11-09更新 | 378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