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1946年的政协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规定省为地方自治最高单位,省长民选,各省制定省宪等。政协会议做出的这些规定
A.促使国民政府变成一个民主联合政府
B.能有效避免内战的爆发
C.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政治体制
D.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放区的存在和发展
2019-12-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45年,《大公报》将“毛泽东翩然到渝”与“抗战胜利”“中苏定约,结为盟好”并列为国家的喜事。毛泽东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碎了。这表明重庆谈判
A.使美国的调停活动取得重大进展
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使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3 . 《大公报》(1945年10月24日)刊登的《为江浙人民呼吁》一文中写道:“这一带无数万的人民都曾为胜利狂欢过,而今却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大众不得聊生。他们痛苦极了,比未胜利时还痛苦。”材料主要说明
A.国民政府统治危机严重B.官僚资本对百姓压榨严重
C.内战爆发导致民不聊生D.美国加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4 . 1946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发表谈话,“此次国大召集令,由一党单独颁布,这表明已然完全推翻决议,民盟绝不参加一党国大。”这一谈话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动向,其他民主党派也先后表明立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历史地形成了。材料中的“决议”是指
A.《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C.重庆政协通过《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019-11-16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回答外国记者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问题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一解说
A.结束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C.表明要实践中国革命的阶段目标D.加速了抗战的胜利进程
6 . 下图是廖冰兄创作的时政漫画“‘双十’十愿”中的前“四愿”,该漫画可能创作于
A.五四运动后
B.国民革命时期
C.十年对峙时期
D.抗战胜利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表一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一
目录
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
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
2019-01-30更新 | 150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北京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019-01-30更新 | 2346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年高校招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全国Ⅱ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6年,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民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代表9人。会议过程中,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材料表明
A.民主党派和中共利益完全一致B.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得以落实
C.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已消除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较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