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国民党政府接收日伪资产的情况,国民党将领唐纵在日记中写道:“政府只接收敌伪之公馆、物品、家具,而将工厂封闭,听其停工、毁灭”;国民党将领陈诚在回忆录中也记载:“因为事先一无准备,临时调度失宜,再加上用人失当,所以接收变成了‘劫收’。可怜八年浴血抗战的结果,最后却带来一场‘胜利灾难’”。据此推论,国民党政府统治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忽视和平建国的经济基础B.贪腐成风,丧失民心
C.财政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D.政治独裁,政策反复
2021-02-28更新 | 484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奋斗历程的时间轴。符合其中第④阶段特点的是
A.初露锋芒,腥风血雨B.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C.命运抉择,日月新天D.燎原星火,战略转移
3 .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约有58多万人,冀中有48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善于煽动民众情绪
B.解放区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C.人民解放军的兵源主要来自华北地区
D.山东、冀中农民积极参加革命是基于民族情绪
2021-01-23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毛泽东的总结发言中宣布“我们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此点”此次会议还提出
A.提出《论联合政府》的建国方案B.中共的工作重心实行转移
C.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D.生产力与人民需求的矛盾
2021-01-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5 . 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宣言》,提出承认解放区民选政府和抗日军队,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成立联合政府等要求。9月3日,国民党发布《中国国民党为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提出必须完全实施宪政,要加紧整编全国军队,切实保障人民权利。这表明
A.国民党正面回应了中共主张B.国共两党宣言大同小异
C.国共战时合作关系已经破裂D.国共两党矛盾日趋激化
6 . 下面是根据《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统计的国共双方力量对比(1946年7月)。由此可知
项别国民党共产党
兵力430万120万
控制面积约731万平方公里约229万平方公里
控制城市1545座大中城市464座中小城市
控制人口33893.3万人13606.7万人

A.国共两党内战爆发具有必然性B.中国人民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艰难性
C.国民党方面拥有政治上主动权D.国统区人们对蒋介石抱有相当大幻想
7 . 在重庆谈判中,国民党认为解放区政权已成为和平障碍,因而在政令统一前解放区政权须予取消,但仍期望双方能商得具体解决方案;中国共产党亦同意在解放区政权问题上继续商谈。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国共
A.谈判未有任何成果B.谈判双方相互妥协
C.双方关系彻底缓和D.谈判结果难以预料
8 .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反映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政策的确立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9 . 1947年9月9——10日,张家店战役是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以来,在无后方依托,仅依靠皖西地方武装的配合和群众的支援下,取得消灭敌人一个正规旅以上兵力的重大胜利。由此可见
A.说明国民党统治失去民心B.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C.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重大胜利D.粉碎了国民党对红军的围追堵截
10 .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齐齐哈尔市市长的朱光在《齐齐哈尔工作简单介绍》报告中说:“我们占领齐市后,能否保确保,尚难肯定。故主要工作应是宣传党的各种政策,接收和掌握政权,镇压反动,肃清市里的反动残余武装,使市民复业、复工、复学,安定秩序。”该报告
A.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基本胜利B.表明东北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
C.为中共中央工作中心转移积累了经验D.体现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愿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