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开始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会后,党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变敌后为抗日前线。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特别是国民党发动了多次反共高潮,使广大人民对抗战前途和中国的未来日益担忧。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一个关系重大的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胜利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反复比较,经过整风运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学习讨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科学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然。

——引自《中国近代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这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的名称,说明陕甘宁边区在全国抗日根据地中的地位,请用关键词归纳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
(2)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及其对“中国向何处去”时代之问的回答。
(3)“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然”,结合所学简要论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0-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学院等2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史

材料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上海因其特殊的历史机缘,中共中央曾较长时间驻扎于此。

1927年初,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中共中央领导也相继来到武汉,武汉成为中共中央的第二个驻扎地。7月,鉴于武汉地区形势的险峻,中共中央被迫再次搬迁回上海。

在上海,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政策,再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使得党在组织上和工作中都遭到严重损失,党中央已经无法在上海立足。从1933年初开始,临时中央的领导人相继离开上海来到瑞金。瑞金成为临时党中央的所在地。临时中央的到来,使“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严重泛滥。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1935年10月,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抵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由保安迁至延安。此后的十年间,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领导了敌后军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

1948年,中共中央迁至西柏坡。至此,西柏坡成了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及其所属机构陆续离开西柏坡,至3月25日全部迁往北平(北京)。

——摘编自《党史文苑》


依据材料,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解读中共中央驻地的变迁。(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学者布莱克指出,现代化发展必然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现代性的挑战——现代观念和制度,现代化拥护者的出现,这一切使社会在传统知识范围内遇到最初的对抗。

第二,现代化领导的稳固——权力从传统领袖向现代领袖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尖锐的革命斗争通常可达数代人之久。

第三,经济和社会的转型——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达到这一程度:社会从以农村和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向以城市和工业为主的生活方式。

第四,社会整合——经济和社会转型导致整个社会基本结构的转型。

中国学者将布菜克假设的四个阶段概括为两大环节

第一环节,在迎接现代性挑战的背景下建构现代民族国家。

第二环节,进行民主国家建构,以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向现代文明的结构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的部分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济之问——世界会好吗?

●梁济(1858~1918年),清末举人,他的思想遵循着传统儒学内圣外王模式,但又深受经世致用观念影响,他主张在维护现有秩序下,通过吸收西方文化,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梁济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他创办《启蒙画报》等报刊,捐款兴办新式学堂,为民间戏剧撰写歌词,采用通俗方式启发民智;任职期间积极兴办工艺工厂,采用机器生产。辛亥革命后,梁济的思想是复杂的,虽对清廷不满,但深受忠君死节观念的影响。面对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梁济再次失望于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兵祸蔓延、人民苦穷的现状,于民国七年冬天的清晨在积水潭身亡,留下“世界会好吗?”的遗言,这被称为梁济之问。

——摘编自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

●梁济,一亡清之部员耳,以世受国思,情深故主,毅然投水以死,死固得其所矣。顾梁氏所以不死于清帝逊国之时,又不死于张勋复辟失败之后,延至今日始死,岂不太晚?意者,梁民之不速死,盖犹有希望耳自欧战告终,德皇逊位,奥匈俄等,将尽变为共和国,则二十世纪中国不容有君主之政体矣。梁氏默察伤,势穷望绝,乃不得不死欺。

——摘编自1918年《申报——自由谈》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世风沉沦与社会失范,梁济选择了有计划地殉清,希望以此种方式实现生命超越,唤醒世人觉知。他们通过以死抗争之举来体现强烈的国家意识,希望通过重新找寻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来规范社会行为,拯救世风人心。

——摘编自王志通《为国身死》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传统士绅梁济“舍身捐躯”的原因,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对“梁济之问——世界会好吗?”作出回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步入二十世纪时,正处于深重的苦难中。甲午战争,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戊戌维新运动推动的变法注定要失败,但决不能因而抹杀它的思想启蒙作用。不能因为义和团运动是爱国行动,就不指出那些消极落后、甚至愚昧荒唐的东西,正如不能因为它存在消极落后的方面,便不敢肯定它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一样。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中国土地人口,世界莫及。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百姓无所知,要在志士的提倡;志士的思想高,则百姓程度高。所以我们为志士的,总要择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最优等的人格来待我们四万万同胞。

——据孙中山《中国绝对不会沦亡——1905年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不是从农村中产生的,而是在城市里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都是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的。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包含了多个历史解释,从中任选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其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实践结果。
(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经历的两次转折。
2024-01-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隆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4915日,林伯渠在重庆举行的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开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指出唯有联合政府才能“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以加强全国团结,集中全国人材,集中全国力量”。

1945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联合政府是“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1946年,周恩来指出“政协就是党派会议,在政协决议中承认了联合政府。照政协的决议改组的政府,就是联合政府”。

19471010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提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摘编自严志才《中国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口号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联合政府”口号的演变及其影响。
2023-12-14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中)(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发展与进步的机遇。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1945年8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民盟对民主作了阐述,认为“在一个社会里,人人做人,人人做自己的主人,一切政治经济的组织都成为这个目标的工具,这就是民主。”二十世纪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只有人民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非先实行民主决无从实现统一。

——根据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46年1月,全国人民瞩目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通过宪法草案、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全面内战爆发后十多天,在云南昆明发生了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暗杀的惨案,民盟坚决拒绝参加国民大会。这以后,国民党更步步紧逼,加紧对民盟的迫害……公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张澜、罗隆基等在上海被软禁。……1948年1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在香港举行,这次中央全会是民盟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民盟公开抛弃中间路线的幻想,同国民党当局决裂,同共产党全面合作。其他民主党派,包括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也先后明确表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民盟与国民党斗争的史实为例,说明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影响。
2023-10-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分别是国民党、共产党的机关报。下面是《中央日报》和《新华日报》关于重庆谈判的报道概括

《中央日报 》大约30篇。毛泽东抵渝前,抓住蒋介石发电报三邀毛泽东一事进行大力报道, 如《美报再责中共不应存心捣乱》《蒋主席三电毛泽东促行》等。毛泽东抵渝 后,除发表国共两党代表人会晤协商的消息外,对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的报道 几乎没有,并且新闻稿也力求简单,排在要闻版中不重要的位置,着重强调蒋介石的领导核心地位。
《新华日报 》不下60篇。在毛泽东去渝之前,在舆论压力下积极回应,如《应蒋主席之邀商团结大计毛泽东同志将来渝》等;毛泽东在渝期间,报道集中于毛泽东一 行人抵渝引发了热烈反响、国共两党代表谈判的进展情况以及毛泽东在渝期间 的活动这三方面。如《建立和平团结民主的新中国欢迎毛泽东先生》《蒋主席前晚欢宴毛泽东同志国共领袖昨日晤谈》等。

——摘编自许爱超《多方媒体视角下的重庆谈判研究》

   

注:漫画上方是由喜庆的灯笼组成的“双十"字样,灯笼上写着“庆祝胜利”“联合国胜利”"中华民国万岁"等字样。漫画下方的人物,一手拿着笔、尺和圆规,一手拿着镰刀、锤子和铲。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赏析如图漫画《庆祝后该是努力建设的开始》。(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开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广播事业的开始,国统区和沦陷区有数十万台收音机可收听。电台在语言广播的同时。亦用国际通码向世界各国播发新华通讯社电讯。电台广播的主要内容有: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重要社论和文章、国际国内时事新闻、军情战报等、电台还播放京剧名段、名人讲演、音乐戏曲等节目。后增加对日本官兵播音,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反动残暴,号召日本士兵积极投入反战活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刘莹莹,赵云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新华广播复播,各解放区纷纷涌现地方性广播电台。各电台广播内容主要有;宣传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新闻报道、文艺节目,社论。介绍解放区等,灵活采取宣传策略,积极争取更多可团结的力量。各电台还声援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请国民党起义人员进行广播讲话,号召国民党官兵退出军队。

——摘编自赵聪、邱菊《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广播宣传特色与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广播宣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广播宣传的重要意义。
2023-04-04更新 | 26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对国民党《六法全书》的认识,不仅有些学过旧法律的人,把它奉为神圣,强调它在解放区也能运用;甚至在较负责的政权干部中,也有人认为《六法全书》有些是合乎广大人民利益的。

(二)国民党的《六法全书》是保护地主与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工具,是镇压与束缚广大人民群众的武器。正因为如此,所以蒋介石在元旦救死求和的哀鸣中,还要求保留伪宪法、伪法统,也就是要求保留国民党的《六法全书》继续有效,因此,《六法全书》绝不能是蒋管区与解放区均能适用的法律。

……

(五)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人民的司法工作应该以人民的新的法律作依据。……目前,在人民的法律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办事原则,应该是:有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之规定;无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同时,司法机关应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观、法律观及新民主主义的政策、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的办法,来教育和改造司法干部。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1949年2月2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中央发布《指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指示》发布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