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40年7月,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在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成立;1941年6月,一批日本反战人员在八路军山东纵队建立了日人反战同盟山东支部。这反映了
A.宣传战成为敌后战场主体战法B.根据地政权建设卓有成效
C.中共支持抗日统一战线的发展D.全民族抗战局面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共产党在兵力悬殊情况下与国民党对峙时,通过实现“耕者有其田”来争取农民,大量贫雇农获得土地后成为中农或富农,原本的富裕中农、地主在减少,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基础,为随后到来的战略决战奠定了基础。这一次土地变革发生于
A.土地革命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D.三大改造时期
2021高三上·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够领导人民抵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够取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是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钥匙。中国人民正是在实际生活中一步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

-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而使中华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的标志,列举蒙古族和回族“抵抗外来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简述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②材料三中的“钥匙”指的是什么?从这一视角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扼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2021-07-29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0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4 . 遵义会议和中共七大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独特,二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2021-05-22更新 | 28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好党史,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现代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1923年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节选

材料二   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节选

材料三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2021年习近平《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脚踏实地”“找到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的具体内涵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并从“奠基立业”的角度分析决策的重大意义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视角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作用为例,说明“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②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试以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具体史实为例加以说明。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列举民主革命时期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例
2021-05-17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抗战胜利之初,中共领导解放区进行教育改革,在坚持“干部教管第一”的原则下,加授有关军事常识、军事训练等内容。1948年,不少地区提出建立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五个阶段的学制系统。这种变化反映了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B.教育目的从军事转变到社会经济
C.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D.中共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的急迫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8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出的电报中提到:“第二阶段,以大约五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这个作战方针最有可能是针对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