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美国学者韩丁在长篇纪实文学《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高度赞誉一份20世纪40年代的红色文献,称其在中国内战时,恰如《黑奴解放宣言》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据此推断,该“红色文献”(       
A.见证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B.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
C.承认并限制封建剥削和债务
D.废除了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制
2 .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中强调:“第一,在原则上,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种立场是坚定不移的;第二,在执行步骤上,则应按问题的性质及情况,分别处理。”这(     
A.使中共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B.标志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C.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具有灵活性D.适应了解放战争的需要
3 . 194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军事管制问题的指示》,决定在新收复的城市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城市实行全面军事上的强制管理和控制,以领导群众建立革命秩序,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和肃清国民党政权残余势力,进行民主建设。据此可知,对城市实行军事管制旨在(     
A.提升人民解放军的城市管理能力B.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物质基础
C.创造城市稳定和发展的基本条件D.进行建立人民政权的初步尝试
4 . 1948年1月,中国民主同盟表示:今后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中立态度和中间路线(资产阶级民主路线)并积极主动地配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装斗争,全力参与到反蒋抵美的爱国民主活动中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发生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纲领
C.两党政治纲领完全趋同D.社会矛盾变化影响民盟政策
2022-04-15更新 | 35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精创预测卷(江苏专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在建立华北人民政府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华北局于1948年6月发出指示:“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党外人士均应至少占三分之一。”这一指示有利于
A.探索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建设B.确立共产党的主导地位
C.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D.全面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6 . 1950年,我国大规模调整了战略部署:中央军委将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及中南地区的部分军队调至东北地区,使得东北边防军增至五个军,同时还做出加速特殊兵种建设的决定。我国做出这些决定主要是因为
A.中苏关系逐渐恶化B.东亚地区形势较为紧张
C.美国积极扶持日本D.巩固东北重工业的需要
7 . 1949年,全国各地工人党员数量有所增加。天津增加新党员6648人,其中工人占73%;北京增加新党员3550人,其中工人占50.4%。这一变化
A.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促进了战略决战取得胜利
C.旨在确保和增强党的先进性D.反映了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确立
8 . 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援华法案,给予国民政府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宣称是为了“维持中国的真正独立和行政完整,经由基于自助与合作的项目,支持并保护个人自由和结社自由”,这一做法
A.扭转了内战的战局B.干涉了中国的内政
C.加剧了国共两党间的矛盾D.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